【哈佛笔记193】欧元危机:人力与天性的较量(一)

2012年07月31日 10:59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订阅《新世纪》《中国改革》|注册财新网
   想拯救欧元的人要增加赌注,用人为的力量克服自然的离心力;不想继续拯救欧元的人认为,越早认输越好,免得损失更大

  【名家/新秀】(财新专栏作家 陈晋)

  欧元的未来:加倍努力还是重新选择?

  面对任何挫折,人们都有两种选择:在原有的道路上加倍努力,百折不挠;或者干脆放弃以前的努力,让过去的过去,重新选择、重新开始?经济学家萨默斯在他的有关全球化的课程中提到这种情况(详见第一本《哈佛经济学笔记》第63页)。

  类似的抉择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当你遵循的减肥方案没有达到效果,你会更加严格地执行同一方案,还是换一整套新方案?当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状况不如人意,美国是应该完全撤兵还是应该增加兵力?

  重新选择意味着不同程度的认输,承认过去的选择是错的,至少在新的形势下已经不适用了。这对当事人来说,在心理上很难接受。他们以前的付出越多,就越难重新开始。

  欧元的命运就处在这样的十字路口。7月份的欧洲笼罩在欧元何去何从的阴霾之下。就在五年前,欧元的成就还举世瞩目,转眼间就摇摇欲坠,岌岌可危了。各方各界都在为拯救欧元、控制减缓债务危机而出谋划策。应该说明的是,这些人大多是欧洲的精英,他们为欧洲在二战后从废墟中站起来、通过经济一体化而达到政治一体化、进而实现永远和平的目的,而工作了几十年。

  如果没有欧元,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就会受阻,政治一体化更无从谈起。不但他们自己的努力没有成果,而且他们以前几代领导人的努力都有可能付之东流。推进欧洲一体化是老一代人工作的意义,是各成员国外交政策的坐标。如果没有坐标,世界会成什么样子?不可想象。

  但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是对立的:精英治国与民主机制是对立的、年老的与年轻的是对立的、有二战体会的或记忆的与没有二战记忆的是对立的、懂得历史的与不懂历史的是对立的、理性分析与感性直觉是对立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是对立的、大经济集团的利益和普通纳税者的利益是对立的等等诸如此类的矛盾在对待欧元的立场上集中爆发出来。这是为什么欧元危机辨不清、理还乱的原因之所在。

  欧元既然出现危机,就说明有很多“离心力”在起作用。这些“离心力”是经济基本面在金融领域中的表现。卷在危机里面的人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从宏观经济层面到微观管理层面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熟悉赌博游戏“21点”的人一定知道,每个玩游戏的人都必须决定:要加倍赌注,还是趁早认输。想拯救欧元的人要增加赌注,用人为的力量克服自然的离心力。他们的斗争仿佛要克服人自私自利、各奔东西的天性,逆流而上。不想继续拯救欧元的人认为,越早认输越好,免得损失更大。

  “离心力”之一:经济衰退深化,债务负担加剧

  今年6月,西班牙成为欧元区第四个需要救助的国家,要从欧洲金融稳定设施(EFSF)或欧洲稳定机制(ESM)得到1000亿欧元,相当于西班牙GDP(1.1万亿)的9%。 在这之前,三个被救助的国家是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救助数额分别为2470亿欧元(占GDP115%),675亿欧元(占GDP43%)和780亿欧元(占GDP46%)。

  要使债务可持续,政府总债务与GDP的比例必须稳定,最好逐渐减少。 这意味着债务总数必须减少,或者GDP必须增加。如果经济紧缩,GDP减少,债务要减少得比GDP还快,这个比例才能减少。在理论上这是可能的,但在现实中没有先例。通常情况是,GDP减少比债务减少得快,债务比例仍然增加。

  实践证明只有实现经济增长,使GDP的增长率大于真实利率,债务才能在经济增长中被消化。但经济增长的目标与整顿债务的财政紧缩政策背道而驰。这是债务危机的两难。这被经济学家萨默斯称为irony:债务危机是由借债太多造成的,但是要走出危机经常需要借更多的债。

  现实是冷酷的。欧元区经济衰退愈加严重。希腊连续五年经济衰退,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失业率22.5%,私营部门的平均工资水平已经减少了30%。政府担心贫困人口激增,社会稳定难以维持。西班牙的失业率更高,将近25%。为了从欧盟首都布鲁塞尔赢得1000亿欧元的救助,西班牙要实施650亿欧元的财政紧缩政策,所有公职人员的薪水要降低7%。7月23日,西班牙10年期政府债券的利率高达7.49%,股市下跌,人心惶惶。

  通货紧缩使债务愈加沉重,债务又加剧通缩,恶性循环。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在不同程度的挣扎之中。意大利由于财政紧缩,公立学校甚至担心不能在9月份按时开学。法国也心虚,惟恐自己与求援的距离在逐渐接近。 ■

  

评论
视听推荐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