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新闻自由之路非坦途

2012年08月21日 10:52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订阅《新世纪》《中国改革》|注册财新网
   事先审查制度的废除固然释放出缅甸改革的积极信号,但是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仍缺乏法律及制度上的有力支持

  财新记者 陈沁

  缅甸信息部8月20日宣布即日起废除实行48年的出版物事先审查制度。不过,这被外界视作缅甸近期改革的重要一步由于存在明显缺陷,并不意味着缅甸新闻审查制度的终结,缅甸新闻业仍未松绑。

  在记者无国界组织(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去年发布的各国新闻自由排名中,缅甸在所有179个国家中名列第169位。缅甸国内的新闻报道、书籍、歌曲及艺术作品等在公开发表前都须经政府严格审查,不允许出现对政府的批评。未经审查擅自出版的将面临严厉的惩罚。因言获罪的报纸被关停,记者进监狱并不罕见。

  去年6月,缅甸政府批准大约一半的周刊和月刊直接出版,不必提交内容审查。8月20日的新规定彻底废除了事先审查制度,使约80家政治刊物和6家宗教刊物可以直接出版。

  事先审查制度的废除固然释放出缅甸改革的积极信号,但是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仍缺乏法律及制度上的有力支持。

  缅甸目前的法律并不利于新闻自由:严苛的旧法律依然有效,新媒体法仍未成形。

  缅甸对媒体出版有着多项法律限制,其中最为严苛的是2004年4月生效的电子交易法。该法规定:接收、发送、传播任何涉及国家安全秘密的个人,最高将面临15年的有期徒刑。

  缅甸官方对所谓国家安全秘密并没有严格的定义,覆盖面甚广。过去,从缅甸全国流通的货币量到宗教人士的示威活动都曾被官方定义为“国家安全秘密”,均有记者因此获罪。

  倍受关注的新媒体法仍在起草阶段,预计将于未来数周提交国会,今年内出台。在新法案的起草过程中,缅甸政府征求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意见,其中有11项条文涉及新闻从业者的权利、职业道德,以及出版商和发行商的注册细节,并明确对违法者的处罚。

  由于对缺乏从法律层面的支持,事先审查制度的取消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大了媒体的压力,记者或将更加谨言慎行,作为把关人的编辑压力将更大。尤其是涉及宗教、军队、腐败等内容时,媒体在出版前或将更加谨慎地进行“自我审查”,稍有不慎,将面临被起诉甚至是停刊的风险。尽管缅甸媒体环境在过去一年有所放开,仍有缅甸官员威胁要起诉报道宗派暴力的媒体。

  而根据8月20日的新规,事先审查或将转变为事后审查:媒体必须在刊物出版后提交至政府新闻审查部门。官方的解释说这一做法无关审查,只是为了便于向图书馆派发刊物及为全国性新闻奖评选留底。

  此外,新规还存在两大硬伤:一是影片审查仍照旧不变,电视新闻记者要“自我审查”,事先询问有关敏感性新闻的官方指示;二是官方媒体仍把持日报行业,不允许私营日报出现。缅甸官方表态说在新媒体法出台后可能放开私营报业。

  媒体在缅甸近来的社会变革中是站在最前沿的行业之一。在过去一年间,媒体发动了数次针对政府新闻管控的抗议活动。八月初,五名资深记者拒绝加入由政府控制的新闻委员会;8月11日,有约800名会员的缅甸记者协会举行首次大会,明确表态“不欢迎政府官员到场”,强调自身的独立性。

  尽管通往新闻自由的道路绝非坦途,但是起码,缅甸迈出了第一步。■

评论
视听推荐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