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近年来公交纵火爆炸案一览

2013年06月08日 18:12 来源于 财新网
财新记者整理近年来公交纵火、爆炸事件,并特别对1981年厦门“6·24”特大公交爆炸案予以回顾

  2010年 长沙机场大巴纵火案

  2010年7月21日下年4时许,一辆牌号为湘A17281的机场大巴由东往西,行至长沙机场高速公路6公里处时突然起火,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11人轻伤或轻微伤。

  当晚24时,犯罪嫌疑人谌海涛即被抓获归案。8月13日,一审被判死刑。

  法庭审理查明,被告人谌海涛,男,35岁,湖南益阳市人;因生意受挫归因于社会不公,遂伺机报复社会。

  2010年7月21日上午,谌海涛携带装有两瓶汽油的黑色电脑包及两只打火机,乘的士到达长沙。约16时左右,他坐上牌照为湘A17281大巴从黄花机场返回长沙民航酒店,并坐在该车最后一排左侧靠窗户位置。

  待该车驶入机场高速(S40线)12公里地段时,他用折叠小刀刺穿装满汽油的雪碧塑料瓶,汽油随即流出,并渗透电脑包。谌用打火机点燃该电脑包,迅速将已经燃烧的电脑包扔向大巴车其座位前三四排的过道。电脑包落地时明火意外熄灭,谌海涛立即冲上前捡起电脑包回到原座位,迅速再次用另一只打火机将电脑包点燃,并将已燃烧的电脑包扔在大巴车最后三四排过道位置。该电脑包迅速燃烧,并引发大火。

  大火发生后,司机当即停车让乘客逃生,谌海涛则坐在车尾欲同时结束自己生命,后因受不住车内高温和烟熏,用手肘砸破车窗玻璃跳出。因认为大巴车火烧后会爆炸,谌海涛又趴在大巴车下等待汽车爆炸,在消防车赶到救火时,因消防队员喷水灭火被热水烫伤,后被医务人员送住长沙市八医院救治。经目击证人指认被抓。

  事件共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11人轻伤或轻微伤。

  2012年 北京市9路公交车纵火案

  2012年7月28日下午5时许,北京一男子在公交车上点火被扑灭。该男子当晚9时30分被捕,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发现场为该市一辆9路公共汽车,由金台路开往金家村桥东,男子点火时,该车正经过金台路与朝阳北路相交的十字路口。

  目击者告诉财新记者,一黑衣男子用塑料瓶携带了少量汽油乘车,简单泼洒后实施纵火。公交司机迅速停车疏散乘客,并用车载灭火器及时灭火,由于汽油量较少且处理及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车停之后,纵火男子迅速逃逸。

  当晚9时30分,北京民警在126路公交站附近救助一癫痫症发作路人时发现,公交站边上一男子神色可疑,身上也有烧伤痕迹,上前询问后将其带往总队进一步调查。审讯中发现,男子20多岁,山东人,精神状态表现异常。

  1981年 厦门“6·24”特大公交爆炸案

  1981年6月24日傍晚,福建厦门一辆通道式公共汽车在行驶中发生强烈爆炸,造成40人死亡,84人受伤。犯罪嫌疑人黄可芬当场炸死。

  事发后,公安部特派专员与北京、上海、浙江、江西等地警方联合办案,通过技术鉴定、探访排查等方式查案。1982年3月下旬,专案组确认爆炸现场的惟一一具无名尸体的身份为黄可芬,并确认其为真凶。

  黄可芬,男,1953年8月出生,高小文化,浙江苍南县人,1957年随父母迁居福建省顺昌县,1972年停学后务农、做临时工。

  1975年,黄可芬因伪造票证和非法炸鱼、偷摸等,被拘留教育。1978年5月因结伙盗窃、买卖炸药雷管等罪行被拘留,同年10月转捕。1979年6月被判有期徒刑五年,当年9月17日晚,黄可芬从福建省宁化劳改农场破窗逃跑。后到该省福鼎县找其旧交——打石工蔡大振,买了炸药雷管,携带逃窜。

  此次公交爆炸事件造成40人死亡,84人受伤,曾在一段时间内给当地群众乘坐公交车带来恐惧。█

责任编辑:张进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