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复制了美国次贷模式
财新记者:你如何预测今年和明年中国的GDP增长?你如何评价中国新的领导班子?你认为中国的新领导人改革的决心有多大,他们应该如何平衡增长与改革的问题?
麦朴思:我认为,中国政府今年GDP增长7.5%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明年应该也有7%到7.5%。
中国新的领导班子很理性,既进取也稳健。他们采取很可控的方法、一步步进行改革。当然,改革面临的挑战也很多。他们要处理腐败问题,处理农村向城镇化转型,为这些人提供基础设施,需要加大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建学校、医院等。但是,这些挑战也不是新的,欧美国家都有类似的挑战。
我认为,他们会平衡好改革与发展,所以我说他们采取可控的方式。我相信中国政府会坚持改革,当然这里的政府要包括中央,也有省市地方政府,各级政府在改革步伐上可能会不统一。
财新记者:你对于今年下半年的A股和香港股市的走势如何评估?你如何看待A股“限闸”以及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
麦朴思:我觉得A股的复苏与否,主要取决于市场上有多少新股IPO。2010年有大量新股上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银行集资想要巩固它们的资产负债表。
二级市场的股价受新股上市数量的影响。我们应该小心关注,这个标准对于A、B、红筹股所有中国股票都适用,也包括香港股市。
我们看到,内地监管机构越来越多地强调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A股市场的一个主要问题,就在于过去有很多不合标准的公司被准予上市。目前,监管机构会更谨慎,避免质量问题发生,因为这很容易影响投资者信心。如果上市公司被发现表现不佳、管理层有问题,甚至欺瞒投资者,市场很容易失去信心。
现在监管部门的重点,就是对质量不好的公司给予“零容忍”。不幸的是,有很多质量不好的公司已经上市了,能做的就不多,除非你有充分理由让这些公司退市。未来中国市场的上市公司质量会更好,这也体现了向国际投资者开放市场的必要性,国际投资者也能充当其中的把关人,他们愿意抱怨公司管治和表现质量的问题。
财新记者:邓普顿2012年11月30日在香港发行了一只“中国机遇基金”,目前基金的表现以及资产规模有多大?对于A股,你们比较看好哪些板块?对于外国投资者很关注的影子银行问题,你是如何看待的?
麦朴思:表现和资产规模都不错。截至今年6月底,资产规模为6700万美元。与我们的比较基准相比,今年上半年跑赢了大约4.7个百分点。
当然,整个环境不好,A股表现不佳,预期也不能太高,但是我们的投资组合都是不错的。A股市场我们最感兴趣的板块是消费,现金流增长很快。
对于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问题,中国某种程度上复制了美国的次贷模式。美国银行制造了名为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的债务抵押债券,把项目、房屋贷款等打包后卖给投资者,在负债表之外;在中国是成立了信托,概念类似:一是提供更高的利息,二是提升银行的盈利,加大贷款量而又不拖累资产负债表,还能通过卖这些产品获得报酬。
我不知道这在中国为什么叫影子银行,它其实不在阴影之下,是很清楚的,当然除了有些不受规管的地下钱庄借贷,但规模不大。信托规模很大,但是它们在哪里、有多大是比较清楚的。
可能对于影子银行来说,钱的流向和去处是大家更为担心的。问题在于,获得这些资金投入的项目具有多大的回报。很多地方政府兴建项目的目的就是政绩,为了提升GDP,这些基建项目和房屋项目近期是不能赚钱的,也许长期来讲还可以,但是短期不行。
信托项目很多还是短期的投资,投资者预期能在两三年内获得回报,而上面的项目可能是10年至15年才能收到成效的,这也是长短期的配置错位。我认为这是他们要面临的挑战。
财新记者:中国政府最近正在展开新一轮的反腐运动。你可以看到不少高级官员以及国企高层受牵连,这也导致一些股票波动性较大。对于中国股票的政治风险,应该如何甄别?
麦朴思:如果你看那些外国投资者涉及的大股票,如中石化、中移动,这些都是大公司,它们对小股东也比较公平,管理层比较有能力。即使这类公司存在腐败问题,对公司基本面影响也不大。我们不会投资那些腐败问题影响会比较大的小型公司。
如果是反腐事件转变性质的话,确实会影响公司的基本面。举个例子,在委内瑞拉已故总统查韦斯上台的时候,他宣布“充公”了外国和国内的能源公司,投资者的损失是巨大的,如果情况有向这方面转移的倾向,投资者必须格外注意。但在中国这样的稳定国家,这种事不太可能发生。
腐败在每个行业都有可能,银行可能比较容易受损,但是大的国有银行即使受伤也有限。我们看到,反腐运动已经在中国发生了,这对中国长期是好事,就像香港当年成立廉政公署的情况一样。反腐是个持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