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长10.1%

2016年05月14日 08:41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订阅《新世纪》《中国改革》|注册财新网
   2015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财新网】(记者 李雨谦)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速在2015年出现小幅提升,但扣除机关事业单位,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速则明显回落。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62029元,同比名义增长10.1%,增幅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如果扣除机关事业单位对平均工资的影响,全国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长8.1%,增幅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

  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全国共调查162万家,就业人员1.81亿人。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冯乃林表示,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平均工资仍然保持增长,政策因素主要原因。

  2015年,全国范围内将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养老保险制度,个人缴纳的有关费用作为税前工资组成部分纳入了工资统计。在同时进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结构调整中,养老保险和工资调整部分从2014年10月1日起补发,并全部纳入2015年工资统计。

  同时,各地推进落实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基层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增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津贴。受政策影响,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增幅明显高于往年。

  此外,2015年,有27个省(区、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14.9%。

  从宏观经济看,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宏观面依然保持了总体稳定。据初步核算数据,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35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3%。一些高端装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等行业发展较好,工资增长较快。

  不过,产能过剩行业工资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受产能过剩影响,采矿业平均工资同比下降3.7%,为多年来首次出现工资负增长的行业门类。

  受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影响,传统制造业和建筑业平均工资增长放缓。制造业同比增长7.7%,增幅回落2.9个百分点;建筑业同比增长6.7%,增幅回落2.1个百分点。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114777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204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89410元,这三个行业年平均工资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5倍、1.81倍和1.44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1947元,住宿和餐饮业40806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3528元,这三个行业年平均工资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2%、66%和70%。

  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59,与2014年的3.82相比,差距有所缩小。■

评论
视听推荐
图片推荐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谣言信息):010-85905050 举报邮箱:laixin@ca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