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辛普森一家》的数学狂热

2013年10月01日 11:34 来源于 财新网
科技作家Simon Singh拜访了美国最长寿动画片《辛普森一家》剧组,揭示由数学怪才们组成的编剧团队如何在片中安插各类数学包袱、带来书呆子式的幽默、同时试图激发大众的科学兴趣
辛普森一家

  

  【财新网】(卫报—观察家报—Simon Singh)毫无疑问,最有数学深度的黄金档电视节目是动画片《辛普森一家》。这并不是因为我醉心于《辛普森一家》或是数学,并由此凭空做出臆想的判断。在这部片子里,有着实打实的例证。

  这部长篇动画于1989年开播,第一集就包含了大量数学引用内容(包括关于微积分的笑话);而风评不佳的“恐怖树屋6(Treehouse of Horror VI)”特辑中,则出现了面向主流观众的、史上最为密集的五分钟数学轰炸;此外,《辛普森一家》还曾经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晦涩的笑话,它是关于数学史上“臭名昭著”的“费马大定理”的。

  上述例子只是这部动画片徜徉数学王国的冰山一角,编剧队伍中可是有好几名数学界的大拿呢。曾参与第一季制作的阿尔•吉恩(Al Jean)目前已经是该片的执行制片人,他在16岁时就在哈佛学习数学了。其他几人也有数学类的不俗学历,有几位还拿到了博士学位。杰夫•威斯布鲁克(Jeff Westbrook)曾是耶鲁大学的一名高级研究员,后来他辞了职,专职为霍默(Homer)、玛吉(Marge)和春田镇(Springfield)的其他居民写台词。(译注:霍默和玛吉是《辛普森一家》的男女主角,春田镇是他们居住的地方)

  这些编剧们从学术领域跨行进入广播公司,但对数字的热情依旧。于是,他们悄悄植入了许多数学故事。直到今天,也只有少数极客注意到编剧们偷运到剧本里的数学内容,而其他人则对其中的数字和几何学桥段完全无视。

  举例来说,2006年的一集“玛姬和霍默玩情侣游戏(Marge and Homer Turn a Couple Play)”隐藏了大量数学故事。棒球明星巴克•米切尔(Buck Mitchell)和他妻子塔比萨•维克斯(Tabitha Vixx)正在经历婚姻困局,故事便围绕玛姬和霍默如何帮助他们而展开。塔比萨在春田体育场的大屏幕上现身,这是整个故事的高潮,她在上面向丈夫巴克公开表达爱意。但更重要的是,在她现身大屏幕之前,这块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问题:当天的棒球赛在场观众一共有多少名?

  屏幕上显示的是三个选项:8128、8208、8191。看似随意无关联的三个数字,其实却分别代表了三种特殊的自然数——完全数、水仙花数、和梅森素数。

  8128是一个“完全数”,其约数加起来等于数字本身。例如,最小的完全数是6,因为6可被1,2,3整除,而这三个约数加起来也等于6。第二个完全数是28,可被1,2,4,7,14整除,而这五个数字加起来正好等于28。以此类推,第三个完全数是496,第四个完全数是8128,正是《辛普森一家》中出现的那个数字。17世纪的法国数学家兼哲学家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曾说过:“完全数,就像完美的男子一样,是非常罕见的。”

  而8208是一个“水仙花数”,它包含四个数字,如果把这四个数字分别4次方后相加,会得到数字本身。即84 + 24 + 04 + 84 = 8208。

  8208可以通过其所含的四位数字重建自身,这体现了它对自己的“爱”,因此被冠以“水仙花(英文Narcissus,另一含义为自恋)”的标签。自然数无穷无尽,但却只有不到一百个数字是如此自恋的。

  至于8191,它是一个素数,只可被1或其本身整除。冠以“梅森”的标签,是因为17世纪法国数学家马林•梅森(Marin Mersenne)发现了它们。8191可等于 213–1。一般说来,梅森素数可套用一个公式:2p–1,p可以等于任何素数。

  由此来看,在《辛普森一家》中,玛姬和霍默的女儿丽莎常常口出数学妙语,是毫不让人意外的。丽莎是个书呆子,并且引以为傲。在1999年的“恐怖树屋10”那集里,史金纳校长(Principal Skinner)表示丽莎从三角函数到对数无所不知。故事情节中还有这样一段:一堆长凳砸在了丽莎身上,校长惊叫道:“她要被压扁啦!我们的数学竞赛队也没救啦!”

  第二十二季第3集“MoneyBart”,讲述的是丽莎如何使用各种高深数学方法帮助棒球队赢得比赛。整个故事情节都基于统计学知识,但那种特别钻牛角尖的数学故事在其中只是一闪而过。丽莎负责的第一场大型比赛开始前,我们看到丽莎钻研了很多技术类书籍。这个场景促使一位记者这样写道:“自从爱因斯坦去玩皮划艇以来,我从没有看到那么多的书在船上。”

  如果仔细看的话,可以在书堆看到一本名为“e + 1 = 0”的书。在普通人看来,这只是一个随机的方程式。而对那些在数学中浸淫已久的人来说,这是数学史上最美丽的方程式,因为它将数学的五个基本元素(0, 1, e,i和π)完美地结合在了一个方程中。这个方程名为“欧拉恒等式(Euler's identity)”,得名于18世纪的瑞士天才数学家欧拉(Leonhard Euler)。

  去年在洛杉矶,我见到了编剧们,他们解释说,这个引用欧拉恒等式的例子是一个绝好的“静帧桥段”,也正是《辛普森一家》的编剧们发展起来的一种幽默形式。“静帧桥段”是一种视觉幽默元素,正常播放时它们转瞬即逝,暂停下来观看,才会变得更加明显。

  在一定程度上,“静帧桥段”是技术发展的产品。《辛普森一家》1989年首播时,大概有65%的美国家庭已经有了录像机。这意味着,辛普森迷们可多次观看剧集,并在发现好奇画面的时候按下暂停键。此外在1989年的时候,已经有10%的家庭有家用电脑,一些人甚至已经能上网了。次年,alt.tv.simpsons网上论坛成立,使得动画迷们可以分享有关《辛普森一家》所有的资料,包括他们发现的静帧。

  编剧们对静帧津津乐道,因为这大大增加了笑料的密度。它使得《辛普森一家》剧组的数学家们出手更为频繁,通过静帧引入各种晦涩的数学故事,奖赏观众中的数学死忠。

  辛普森、Googol与谷歌

  例如,1992年第三季的“霍默上校(Colonel Homer)”一集中,讲到春田镇电影院首次亮相,眼尖的观众可发现电影院名为“春田镇Googolplex”。为了更好地理解后一个单词的内在含义,有必要先讲一个的故事。

  1938年,美国数学家爱德华•卡斯纳(Edward Kasner)在同侄子米尔顿•希罗塔(Milton Sirotta)一次谈话中提到,很有必要使用一个词来指代数字10100(10的100次方)。当时年仅9岁的米尔顿提议用“googol”这个单词。

  在卡斯纳的书《数学与想象(Mathematics and the Imagination)》中,他回忆了当时与小侄子间的对话:“他(侄子)马上提议了单词‘googol’,然后还说了另一个单词‘googolplex’,用以形容更大的数字。但创立这个词的小发明家马上又说,就算这样表述还是很有限的。他提议,googolplex的释义应该是1后面跟许多0,这些0的个数则是‘写到你累了为止’。”

  卡斯纳则觉得“googolplex”这个提法过于武断和主观了,所以他将其重新定义为10googol,即1后面跟有googol个0,而这些0的数量你完全无法在一张“可观测宇宙”那么大的纸上写完——即使是用你可以想象到的最小的字号。

  Googol和googolplex这两个术语现在已经广为人知了——因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用这个词为他们设计的网络搜索引擎命名。但是他们似乎更偏爱这个词经常被拼错成的结果——所以最后使用了Google,而不是Googol。顾名思义,Google可提供海量的信息检索。因为此,Google总部的名称——毫无意外地——被称之为Googleplex。

  辛普森的作者艾尔•吉恩回忆说,春田镇Googolplex的静帧动画并不在“霍默上校”这一集的原始脚本里,而是在集体重写的时候添加进去的:“是的,我当时肯定在场。Googolplex的桥段不是我提议的,但我当时绝对是笑了一阵子。这个段子是从多厅剧院(multiplex)转化来的。记得上小学时,自以为聪明的孩子总是在谈论googol。在那集里加入那个情节绝对是个笑点。”

  一个叫做迈克•赖斯(Mike Reiss)的青少年数学天才,从第一季就开始与吉恩合作,他认为这可能是他想出来的静帧桥段。当其中一位编剧质疑那个笑话太晦涩时,赖斯记得他当时据理力争:“有人质疑我开了一个没人懂的玩笑,但它还是留下来了……它是无害的。毕竟,多厅剧院这名字又能有多好笑呢?”

  辛普森与费马大定理

  而本文作者最喜欢的静帧桥段出现在1998年的《常绿阳台的巫师》(The Wizard of Evergreen Terrance)这一集。在这个故事里,霍默试图成为一个发明家。在一场戏中,他正忙着在黑板上写方程。一个方程涉及到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的质量,还有一个涉及宇宙学,底下的一个则是在探索甜甜圈的几何学。但最有趣的当属黑板上的第二个方程,这似乎是一个费马大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的反例。

  尽管画面只在屏幕上停留一小会儿,但这个方程马上吸引了我,因为我写过一本关于费马大定理的书。霍默潦草的方程让我脊背发凉,我震惊到几乎咬断了计算尺。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当时的反应,很有必要讲述下费马大定理的故事。总而言之,在17世纪,有一位叫皮埃尔•德•费马(Pierre de Fermat)的法国数学家,他认为不可能找到符合某个特定方程的数字,并留下了一则声明,宣称自己已经证实了这一事实,却从未写下过这一证明。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数学家们大费周章地尝试,始终未能成功,这只使得费马无意中发起的这个挑战更加出名。最终,在20世纪八十年代,安德鲁•怀尔斯教授为了满足自己的儿时梦想,努力了七年,搜集证据证实费马是对的。

  读者们既没有必要理解证明,也不需要检验方程的细节,但需要再强调,怀尔斯和费马都宣称该方程无解,但霍默在黑板上却证明了相反的结果!

  398712 + 436512 = 447212

  用手机计算器计算一下,你会发现这个方等式是成立的!我意识到已经连续两个句子用了感叹号,但这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数学条件。霍默以自己的胆略和天才对抗史上最伟大的两个数学家。

  不幸的是,霍默功亏一篑。在只能显示十几位数字的计算器上,等式似乎成立,但仔细检查结果会发现,这是一个十分接近的错解,它有一个微小的误差:方程左边比右边大了0.000000002%。

  这个桥段是大卫•S•科恩(David S Cohen)的作品,他后来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大卫•X•科恩(David X Cohen),以此表达自己对数学的热爱。在拿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硕士后不久,科恩就加入了《辛普森一家》故事的创作团队。在创作《常绿阳台的巫师》剧集的时候,科恩为了编写一个计算机程序,通过扫描的x,y,z,和n的值,发现了一个对费马方程的伪解决方案。

  这一集放映之后,科恩马上查看网上留言板,看看是否有人注意到他的假方程。他最终发现了一个帖子,上面写着:“我知道这似乎是在反驳费马最后定理,但我输入到计算器,它真是成立的。怎么回事?”

  在与这些剧作家们度过一周之后,本文作者认定,他们对于数字的着迷程度前所未有,甚至有人为当初因为做电视而放弃数学而懊悔。科恩认为,他既不能证明深奥的猜想,也不能发现新几何学定理,但这种遗憾因为对研究做出的间接贡献得到了弥补:“我原本真的更乐意终身做一个研究者,但我认为《辛普森一家》和《飞出个未来》让数学和科学变得有趣起来,这可能会影响下一代;所以,别人可能会做到我没有做到的事。我可以用这种想法安慰自己,在晚上安然入睡。”

  在20世纪90年代末,科恩曾与马特(辛普森的创作者)共同做出了《飞出个未来》,这部动画科幻系列片的时间设置在一千多年后的未来。他又招募了一些数学家来加入《飞出个未来》创作团队,包括肯•基勒,他的应用数学博士论文题为《图像分割的地图表现形式和最优编码》

  不出意料,这部宛如《辛普森一家》姊妹篇的剧集包含了许多微妙的数学元素,包括间接地向伟大的印度数学家拉马努金Ramanujan致敬。例如,里面有基于不可实现的克莱因瓶几何学而设计的动漫形象;一个有关著名的数学难题“复杂度类P和NP是恒等的”冷幽默;以及一段关于无限不可数的台词。《飞出个未来》可以吹嘘自己为第一部通过创新和独特的数学理论而创作出的、完全以喜剧为目的的剧集。

  与此同时,《辛普森》的回击则更“书呆子”十足,不仅有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出场,一大堆关于π的玩笑,还包括一个重塑的英格兰约克郡中世纪学者阿尔昆的经典谜题等等。

  辛普森与烤焦的煎饼

  当大卫•科恩在26岁时放弃数学,成为一位喜剧创作者时,他已经和曼努埃尔•布卢姆(Manuel Blum)共同完成了一篇里程碑式的研究论文。布卢姆是被视作计算机行业“诺贝尔奖”的“图灵奖”获得者。这份论文的题目叫“排序烤焦煎饼的问题”。

  摊煎饼的排序问题最早是由纽约城市学院的雅各布•古德曼(Jacob E Goodman)在1975年提出的,他写作的笔名是哈里•威特(Harry Dweighter)(译注:该名字发音与“忙碌的服务员”近似)。他提问,需要多少次翻转才能让一叠煎饼码出理想的形状,让最大的在底部,最小的在顶部。

  这看似是个无关痛痒的问题,但翻转的次数取决于煎饼的数量和它们制成的时间。一个“翻转”被定义为从任何一个煎饼底部插入锅铲,然后翻转这个锅铲上面的所有煎饼。到目前为止,还没人能够解出在最坏情况下,20个煎饼究竟需要多少次翻转。这一问题还引起过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好奇——这是盖茨唯一做过的研究论文的主题。科恩的论文侧重在该问题的“烤焦”的层面,这要更棘手一点,因为煎饼不仅要按照大小排列,还要求烤焦的那面朝下。

  当我问科恩为什么一个适合研究“煎饼如何翻转”的大脑同时也适合创作喜剧时,他认为,数学的训练让他在探索未知时更加自信:“证明东西的过程和喜剧的创作过程有一定相似,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你会得到你想要的结局。当你试图凭空想一个笑话(也可能是想一个特定的主题或讲述一个故事),不一定能保证真有这么一个笑话,既满足你的所有构想,同时又能好笑。相似地,在你试图证明什么数学问题时,很可能根本就没有证明方法。在这两种情况下,无论是要找到一个笑话还是证明一个定理,直觉都会告诉你,你的时间是否投入在了能有回报的领域。”

  阿尔•吉恩(Al Jean),现在的执行制片人,也经历了过相似的转变。他在高中毕业纪念册上曾作为令人骄傲的“数学竞赛”队员,紧接着在哈佛大学学习数学。作为一个大学生,吉恩曾是幽默杂志《哈佛讽刺》的编辑,这本杂志给学生提供了喜剧写作和表演的体验机会(《哈佛讽刺》类似于《剑桥脚灯》,给很多学生一个进入喜剧职业生涯的跳板)。在他加入辛普森之前,吉恩曾在由约翰尼•卡森(Johnny Carson)主持的《今夜秀》中工作。作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业余天文学家,卡森是一个伪科学揭露者以及一个坚定的理性主义者。

  辛普森与圆周率π

  《辛普森一家》为π创造了几个客串的角色,包括“拜拜,书呆子(Bye, Bye, Nerdie)”(2001)这一集。当丽莎第12届科学盛会上,在翅膀里等待递交论文时,弗兰克教授正在为了让会议恢复秩序而抓狂,他失意又绝望,最终大吼道:“科学家们……科学家们,拜托!我希望能有些秩序。秩序,拜托!请都向前看……手都整齐放好……注意力都到这边来……π确切的数字就是3!”

  瞬间,喧闹声停止了。弗林克教授的办法奏效了,因为他正确的意识到,宣称π有个确切的数值会让这些科学狂人瞬间安静下来。记住,π是个无理数,这意味着它有无限的小数位数。我们通常将它写成3.14,但其实它是3.14159265...

  哈佛数学系专业的吉恩解释了他在剧本中加入“π的确切值是3”这条线是因为他那段时间读到一个1897年发生在印第安纳的事件,当时的政客试图通过立法来设定一个π的官方值(并且错得离谱)。

  这个离奇的印第安纳π法案是埃德温•J•古德温的主意,作为一个来自美国西南角一个封闭的村庄的医师,他向议会提出这样的议案,是基于他自己对“化圆为方”问题的解答。但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古老的问题在1882年就已经被证明是不可能的。古德温复杂又矛盾的“解决方案”果断将π的值宣称为3.2。他称印第安纳的学校可以免费使用他的这一发现,但如果其他学校想采用π为3.2的话,他和印第安纳州都可从中共享版税。

  最初,这一技术性的法案迷惑住了政客们,于是他们在无人反对的情况下直接通过了法案。然后拿到州参议院去批准。

  所幸的是,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的数学家沃尔多教授提醒了高层政治家,这是个荒谬的立法。这促使参议员胡贝尔(Orrin Hubbell)说道:“如果将数学真理立法,那参议院不妨尝试把‘水往高处流’也一同立法得了。”

  一个成功的动议使得该法案被无限期的推迟。但它仍然存在于印第安纳州议会地下室的一个文件柜里,等待着一个容易上当受骗的政治家来复活它。

  (本文作者Simon Singh是英国科技作家,专长数学和科学类科普写作)

  (财新记者 田园 阎晓琳 黄蒂 译)

  原文链接:http://www.theguardian.com/tv-and-radio/2013/sep/22/the-simpsons-secret-formula-maths-simon-singh

  标准LOGOGuardian News & Media Ltd 2012.本文由卫报授权提供,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责任编辑:王嘉鹏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暂无排行数据!

视听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