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其他

美国的叛党者——美国大选观察(二)

2012年08月30日 10:33
T中
正因为容忍“叛党投敌”者的存在,两党之间才会做到虽然分庭抗礼,却不誓不两立

  【名家/新秀】(财新专栏作家 吴谦立)前文说过,多年前我刚到美国没几个月就“成为”了共和党员。这里需要首先交待一下经过。

  那时行政部门和参众两院都由民主党把持。适逢期中选举,共和党竭力想夺回在议会的多数,因此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强力攻势。共和党在众议院的领袖纽•金里奇(Newt Gingrich)更是推出“与美国的契约(the Contract with America)”运动,向全体美国人民信誓旦旦表示一旦本党夺取众议院多数,将推动哪些法案。

  某天,我从学校回到家,发现有我一封信,下面是共和党当时在参议院的领袖鲍勃•多尔(Bob Dole)和共和党时任全国委员会主席海利•巴伯(Haley Barbour)的联合签名,信的内容是号召我和他们一起站出来,用实际行动——捐款或选票——把国家的航向拨回到“正确的轨道(right track)”上来。信里面还夹带了一张印有我名字的党员证,反面有一行字提醒我,可以凭此证自由出入“党中央”——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所在地。

共和党大选

  这么多年来,作为一个“老党员”,我从来没有去过“党中央”,也一直不明白“我党”是如何在探悉我的姓名、地址等信息(周围同学里面还没有一个有类似的经历)的同时,却又不知道我只是一个外国学生的。几年后,民主党的类似行为被报道出来——当然他们的行为更加夸张出格,遭到了共和党的穷追猛打,看来两党在这种事上真是乌龟对王八——彼此彼此。

  从我的这个经历来看,在美国加入一个政党犹如儿戏般容易,不用介绍人,不用缴纳党费,更不用宣誓。即使没有正式加入某个政党,任何一个选民都可以随时在选民登记表上表明或者更改自己的党派属性。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当初是共和党,大学毕业在国会实习时恰好遇到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她就是在参与调查这一事件后改属民主党的。

  加入政党后,无论年龄、资历、性别,任何一个想成为职业政治人物的党员都可以提出参加某个选举,党一般不加干预——党组织只是为政治人物服务的后勤支持机构,而不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如果有多人争抢同一位置,就先进行党内初选。最多就是如果此人是第一次参加选举,可能首先需要进入“党校”学习:不是学习党的意识形态文件,而是培训竞选技巧,诸如如何应付媒体、如何和选民互动、如何开展竞选的组织工作等。

  由于党的大门是完全敞开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加入,每个政党的成员都有各个阶层的人。由于脱颖而出的途径又是相对公平公开的选举,同一政党就可以选出完全不同背景的人物当领导人。就拿过去一个世纪的民主党籍总统来说,固然有富二代(肯尼迪)、官二代(罗斯福),但也有农民(卡特)、社会工作者(奥巴马)、低收入家庭的遗腹子(克林顿)、中学教师(约翰逊)、铁路职工(杜鲁门)。而共和党方面,家庭妇女萨拉•佩林担任了两年多的州长,还差一点成为副总统。

  在党的支持下成为政治人物后,仍然不必事事听从党的指挥。议员完全可以赞同另一政党的提案,甚至可以为了自己的选民需要,而随时公开宣布退党或者改换门庭。即使是在总统选举里面公开支持另一政党的候选人,也不会遭到同党同志的清算,最多只是在党分配政治资金时吃些亏。这样的人物在民主、共和两党都有,前者如以前的乔•利伯曼 (Joe Liberman)参议员,后者如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参议员。

  正因为容忍“叛党投敌”者的存在,两党之间才会做到虽然分庭抗礼,却不誓不两立。同时,政党不以黑社会般“铁的纪律”来约束党员,而是以可接受的理念以及公平公开的游戏规则做凝聚力,这才有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从而促成了社会的和谐。■ 

责任编辑:张帆
版面编辑:彭雨婷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相关文章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