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其他

钓鱼岛危机与国策

2012年09月18日 11:25
T中
不承认并回击任何谋求改变钓鱼岛现状的做法;不因钓鱼岛事件影响国家建设的首要目标

  财新记者 张剑荆

  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引发中日关系危机。9月1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至此,中国已履行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规定义务,完成了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的所有法律手续。在中国国内,反日情绪很高涨,主张对钓鱼岛实施军事占领的呼声得到很多人响应。妥善管理两国关系,维持东海和平,已成当前急务。

  维持现状为什么越来越难

  中日两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存在着根本分歧,但是很长时间以来,这一分歧并没有影响两国之间各方面关系的发展。对此问题,两国从建交谈判开始,就存有一定谅解,两国政府均主张“搁置争议”。这是一项维持现状的底线共识。目前该岛的实际控制权在日本人手里,中国没有采取措施夺取、占领该岛,这是一种维持现状的做法。但是,中国拥有对该岛的主权,任何未经中国同意而显示对该岛拥有主权或治权的言行,都是对中国利益的侵犯。

  为什么维持现状越来越困难?

  首先,民间力量的介入不断冲击着政府奉行的维持现状政策,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日本历来鼓励公民的海外探索,而中国长期实行禁海政策。但是,时代变了,两国公民在海上相遇,以后将是常态。

  其次,东亚力量格局正处于转变过程。近代以来,中日力量对比多次转移。目前,力量对比正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不少日本人对此感到焦虑。日本有强烈的动机趁力量对比还不那么悬殊的时候,推动局面朝于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即使不能改变现状,也想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增强在未来谈判中的筹码。因此,中国需要冷静应对,不急不躁。只要中国坚持走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开放道路,中国的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就会不断提升,最终形成相对于日本的优势地位。时间在中国这边。

  尽最大努力保持克制

  不少人认为,以中国目前实力,完全可占领钓鱼岛,实现主权与控制权统一。这样做将意味着中日爆发军事冲突。

  军事解决是否最佳选择?军事占领后能否彻底消除钓鱼岛问题?日本会否随着中国取得实际控制权而善罢甘休?不会的。冲突仍将存在,而且还会变得长期化、激烈化。历史上,“赢了战争,失了和平”的例子比比皆是。日本右翼一再挑衅,也是看到了此点。中国应尽最大努力,运用外交、经济和政治手段处理该问题,使钓鱼岛不成为制约中国行动的绊索,不影响中国的战略全局。

  在处理钓鱼岛争端时,我们应准备长期博弈。回顾近代以来中国领土争端的处理,我们注意到,运用“不承认”等外交手段,中国与周边国家、与其他在中国存在治外法权的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大都得到了解决。中国只要坚持现状原则,对任何谋求改变现状的做法坚决不予承认,同时采取措施回击改变现状的行为,就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军事斗争是最后手段。这种立场符合国际公义,必将赢得国际舆论赞许。

  中日关系的未来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中日关系?需要着重以下两点:

  第一,必须加强两国战略层面的对话。两国间之所以不断出现问题,根本原因是两国之间缺少战略共项,而没有深厚战略土壤的关系,是很难稳定成长的。此前数十年,中日领土争端之所以较少,主要原因是两国存在着较多的战略依存。“冷战”期间,中国捐弃前嫌,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是因为共同的战略需要;上世纪80-90年代,日本的技术、资金与中国的市场,共同决定了中日两国有强烈的意愿保持良好关系。

  但是,上述因素目前都在发生改变,中日之间的战略需要越来越低,在全球层面,日本无法成为中国的战略伙伴,在东亚地区,在一些问题上,日本受制于历史问题,无法成为有足够分量的战略合作者;在另一些问题上,中日两国又存在着战略竞争。因此,中日关系总是停留在双边友好层次,一直无法提升到战略合作的水平。未来的中日关系,需要在寻找战略共项和共识上下功夫。

  第二,日本需要正视正在浮现出来的新的东亚安全结构。日本当前安全架构的核心是美日安保条约,这是一项“二战”遗产。这一架构对确保其安全是有意义的,但是,它同时也使日本与该地区其他国家隔离起来,使之很难融入亚洲成为完全的亚洲国家。对日本来说,当今可能是最坏的时代。周边国家变得越来越强盛,相比之下,日本的战略地位越来越无足轻重,这种现实是日本近代以来没有遇到过的。日本需要正视这一现实。它应当学习德国,彻底放弃帝国梦想,做一个谦逊的亚洲公民。

  美国的钓鱼岛政策分析

  奥巴马政府就中日钓鱼岛争端向外界传递出来的信息是,钓鱼岛争端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事务,于己无关。这种故意做出的“不在场”姿态耐人寻味。

  美国之所以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等距离”外交路线,确有避免为日本火中取栗的考虑,其中多少含有促使日本缓和立场的意味。如果日本一意孤行,出现误判,在钓鱼岛地区同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将逼使美国不得不履行承诺。显然,美国并不愿意被日本冒险分子绑架,从而损害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总体布局和重大利益。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低调主义,其实有深层次的考虑。首先,美国的考量是,让该地区国家之间的力量平衡发挥作用。其次,如果美国选边站,将给其东北亚战略带来巨大风险。第三,钓鱼岛危机及黄岩岛危机,促使美国评估“重返亚洲战略”所蕴含的系统风险。

  我们认为,在短期内,美国不愿意传达出过于激进的信号,使他国误认为“重返亚洲”将带来区域战略的革命性调整。中国应充分利用美国这一政策基调,展开积极的对美外交。

  以国家建设为首要目标

  由于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不少中国人形成了强烈的仇日、反日心理。在日本,一些人对侵华暴行知之甚少,缺少反思和忏悔,右翼势力甚至还在美化这段历史。对此应当给予坚决的谴责和抵制。不过,也应当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今日之日本已经不再是军国主义国家,其国内存在着强大的遏制军国主义势力复燃的力量,而且这些力量还是宪制化、体制化的。再者,从历史的角度看,只有在中国发生内乱、国家分裂、封闭落后的情况下,日本才有机可乘,才会萌生出称霸大陆的野心。而在中国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改革开放的时候,日本是不可能对中国构成威胁的。

  经30余年改革开放,中国国力日渐强盛,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处在变化中:原来确定的关系,现在变得不确定起来;原先没有利害关系的地方,现在变得非常重要;原来可以搁置的问题,现在却充斥着争议。在当前诸大国中,中国的战略境遇是最为严峻的,需要兼顾海陆,照应南北。众多的陆上邻国,漫长的海域边界,需要庞大的力量来守卫,其他国家也有机会从中找到运筹的缝隙。

  中国正面临着大国崛起过程中特有的“安全困境”。面对挑衅,如果中国不显示军力和意志,那些有所企图的国家就会不断侵蚀中国的利益,“以小欺大”;如果中国显示军力和意志,那些国家就会宣称“中国威胁论”。这种“安全困境”在很长时期内将伴随着崛起中的中国。为此,中国需要采取积极行动,构建多边安全体系,以开放的态度,通过谈判,找到处理分歧的办法。

  这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新现实。

  从这一新现实出发,当前十分重要的任务是推进朝野在重大的战略利益上达成共识。最重要的一条共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都应当以国家建设作为首要的目标,以国内改革和发展为第一要务。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具体目标:第一,实现国家统一;第二,完成工业化转型、城市化转型,完善法治与民主制度;第三,创造性地处理大国关系,成为新型国际秩序创建过程中的建设性力量,确保和平永续。

  以国家建设为首要目标,需在长时期内保持战略上的克制,以便为国内改革和发展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未来相当长时期,中国的核心战略都是充分利用战略机遇期,抓紧推进改革和发展。

  俾斯麦说过,国家是在时间的河流上航行。中日两国的竞争,可以视作是与时间赛跑。假如目前态势不出现逆转的话,时间毫无疑问是在中国这一边。但是,国家竞争的复杂性在于,很难用线性方程式推导出未来。验之于历史,一个国家的发展,总是有盛有衰,一个国家往往会因为内部原因而走向衰败。

  在此意义上说,中国国内也存在一个与时间赛跑的问题。由于日益强大的利益集团对进一步改革感到畏惧,有可能错用“时间窗口”,虚掷历史机遇,延误改革进程。同这个时间问题比较,中日间的时间问题,实在是微不足道。■

  


版面编辑:张帆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相关文章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