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银行给德国央行难堪

2012年08月16日 10:52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订阅《新世纪》《中国改革》|注册财新网
   巴黎银行试图在1975年和2012年之间划等号的做法实在恶劣。37年前德国央行购买国债的行为和今天欧洲央行在债券市场上大有作为的计划有着本质区别

  【名家/新秀】(财新专栏作家 张丹红)

  2012年8月15日

  1975年,石油危机的余波使德国经济陷入战后30年最严重的衰退。一贯落井下石的投资者拒不购买德国发行的长期债券,导致国债收益率猛增。施密特(Helmut Schmidt)政府一方面不惜血本地刺激经济,以遏制失业率的上升;一方面还要应对金融市场的压力,感到力不从心。时任联邦银行行长的克拉森(Karl Klasen)不忍心看着自己的朋友施密特腹背受敌,于是决定为总理解压:那一年夏天,联邦银行出资76亿马克购买国债,相当于当时GDP的1%。

  央行买自己国家的债券,等于开动印钞机资助国家支出,这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情。但危急时刻,世界大多数央行都毫不畏惧地拿出这一百试不爽的招数,美联储如此,英国、日本和瑞士的央行也不例外。倒腾联邦银行的这些陈芝麻烂谷子有什么意思呢?

  一般来说,旧事重提的目的是借古喻今。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这一次也不例外。它在不久前发表一份调查报告,大书特书联邦银行上述不光彩的历史,一来是为揭露德国央行的言行不一 ——因为联邦银行一向自诩为世界上最独立的央行,不受政治影响;二来则为批评那些冷血的日耳曼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因为37年后的今天,他们阻挠欧洲央行甩开膀子购买欧元区受困国的债券,眼看西班牙在7%收益率下挣扎而无动于衷。

  在我看来,联邦银行大可不必为这一段往事而感到无地自容,因为再独立的央行也要为本国利益服务,国家危难之际,不可能见死不救。联邦银行历届行长中,克拉森与政治最为接近,这源于他与施密特的私人友谊。他之前和之后的央行负责人多次抵挡来自政府的压力,证明了联邦银行的独立性。即使1975年克拉森购买国债的决定为央行抹了黑,但联邦银行50多年历史上只犯了这一次忌,这样的纪录是其他央行无法企及的。

  巴黎银行试图在1975年和2012年之间划等号的做法实在恶劣。其实,37年前德国央行购买国债的行为和今天欧洲央行在债券市场上大有作为的计划有着本质的区别。

  最大的区别是:联邦银行身后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这个主权国家,欧洲央行背后则是17个主权国家。联邦银行买的是本国债券,行动成功,获益的是德国政府、经济和百姓;如果失败,兜底的是德国纳税人。而假如欧洲央行收购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债券以降低其收益率,那么短期直接获益的是这两个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承担长期风险的则是欧元区债权国的纳税人,德国首当其冲。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区别是:联邦银行买的是享有最佳贷款信誉的债券,风险几近于零;而欧洲央行收入其资产负债表的则是一颗颗定时炸弹——涉及的国家不是已经实际破产便是在悬崖边徘徊。而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德拉吉身上的西班牙和意大利也早已被金融市场视为下一批接受救济的对象。

  欧洲央行已经实践和即将实施的购买国债计划实际上是与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和欧洲稳定机制(ESM)并行的第二套纾困方案。区别在于,这第二套计划不需各国议会同意、没有民主合法化。而德拉吉每发一次恻隐之心,德国便要承担将近三分之一的风险。联邦银行和德国众多政治家对此的反对态度实在情理之中。巴黎银行拿联邦银行的历史来说事儿,显然是别有用心。■

  

评论
视听推荐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