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政策微调应对增长担忧

2013年08月01日 15:38 来源于 财新网
政策微调包括三个部分:财政支出的转变,修复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以及结构性改革

  【战胜市场】(财新专栏作家 朱海斌)中国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的中国7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升至50.3(摩根大通和市场预测:49.8),而6月份为50.1。这是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指数连续第十个月高于50的临界点。

  分企业规模看,7月份大型企业PMI升至50.8(而6月份为50.4),但这是续第十一个月高于50的临界点,中型企业PMI回落至49.6(6月份为49.8),小型企业PMI小幅升至49.4(6月份则为48.9)。

  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指数回升,而汇丰制造业PMI指数的最终数值却相反,7月份录得47.7(与初值持平),6月份为48.2。这部分程度上是因为样本覆盖的差异(汇丰PMI指数的样本以中小企业为主),但更有可能是反映了短期增长前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7月份统计局制造业PMI指数全面改善。具体而言:

  7月份生产指数上升0.4%至52.4。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生产指数分别为52.7、52.3和51.1。

  7月份新订单指数升至50.6,而6月份为50.4。大型企业的情况较好,7月份录得51.6,而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则分别为48.8和49.5。

  7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1.3%至49.0。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分指数分别为50、46.2和48.8。请注意7月份汇丰制造业PMI指数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回暖,上升2.8%至47.7。

  产成品库存指数回落0.9%至47.3,订单库存比从6月份的1.05温和升至7月份的1.07。此外,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0.2%至47.6。自2011年5月以来该指数一直位于50临界点以下(除2013年1月短暂回升至50.1)。

  7月份从业人员指数上升0.4%至49.1,自2012年6月以来始终位于50临界点以下。

  7月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上升5.5%至50.1。这与汇丰PMI指数(上升2.9%至47.8)一致,表明PPI通缩压力可能缓解。

  7月份制造业PMI数据总体上有喜有忧,反映出对短期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在我们的基线假设下,预计中国三季度经济的环比季调折年增速为7.2%(二季度的环比季调折年增速为6.9%),三季度的同比增速为7.4%(二季度则为7.5%)。

  在中国,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市场情绪和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近几个月,6月份出现银行系统钱荒,中国增长目标不明朗,以及“没有推出刺激措施”,因而没有具体的政策行动,这些都加剧了市场的担忧。过去几周召开的国务院工作会议和政治局年中会议都试图通过澄清经济政策来重塑市场信心。

  两次会议强调,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仍位于今年增长目标的合理区间内,但同时也指出国内外存在的挑战。政策目标从“稳增长、控通胀和防风险”(4月份的季度会议) 转变为“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尤其是,会议强调了将微调政策以实现今年的增长目标。

  我们对政策微调的理解包括三个部分:财政支出的转变;修复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以及结构性改革。

  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将会坚持1.2万亿财政赤字目标,但将重点放在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转变方面。措施包括:打击铺张浪费公共开支、冻结未来5年的政府办公大楼内支出、激活闲置的财政资源(或将达到数千亿元)并增加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福利、服务业、中小企业等领域的财政扶持(通过增加支出或减税)。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很可能在今年余下时间保持政策利率不变,而信用政策宽松程度将有所降低(与13年第一季度相比)。重点放在通过两个渠道来重新建立信用传导机制的有效性。首先,人行和监管部门将继续严厉打击金融行业的投机性金融活动,减少社会融资总量概念中的重复计算现象。其次,人行发出了有关银行贷款鼓励和限制领域的指引,旨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此外,政府还宣布了一些小改革措施,其中一些是促增长政策,但其他部分政策或将伤害短期经济增长(但有利于长期增长)。

  支持增长的措施主要与投资和服务行业相关,包括:

  为小企业(每月销售额低于2万元)减免税额(营业税和增值税)。据官方预计,这将有使总额600万元的企业受惠,税务负担降低300亿元(我们认为影响可能较小);

  从8月1日起在交通运输和一些服务行业的增值税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官方预计,这将使2013年税收负担降低1200亿元;

  铁路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国务院上调铁路投资目标,并鼓励发展多渠道融资计划,其中包括私营部门投资(例如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合作)或利用债券市场。 特别是以连接内蒙古和涧西的新的煤炭专运铁路线为例,当地政府和私营部门联合持有80%股权,并可将费率上调至最高15%;7月31日,国务院宣布鼓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供水、污水处理、天然气管道和配电);

  出口的支持措施,包括简化出口流程和减少行政费用并提供更多财政支持。政府还表示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其他改革措施对短期经济增长影响微乎其微(或为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或将有所帮助:

  国家发改委公布两批简化投资审批的清单,同时目前决策权直接授予地方发改委或市场;

    工信部公布有关依法责令在今年年底之前关闭过剩产能的行业清单;据悉,国家发改委也正在起草关闭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议案;

    利率市场化,例如7月20日取消贷款利率限制;

    设立上海综合保税区,据报道服务部门和资本帐户领域开始试行自由化;

  上述微调政策并未结束,我们认为在未来几个月内还会出台更多微调政策。政策微调的规模和速度对于预测2013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前景非常重要,同时也揭示了今年年底举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很有可能将会宣布的改革议程。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暂无排行数据!

视听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