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小企业受压 官方PMI数据存疑

2013年08月02日 07:34 来源于 财新网
高盛/高华研究人士指出,官方与汇丰PMI的差异显示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经营压力;澳新银行认为,官方PMI数据与近期其他经济指标仍现分歧,其准确性存疑

  【财新网】(记者 林金冰)8月1日公布的两项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一升一降,研究机构指出,二者差异表明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经营压力;另外,官方PMI数据与近期其他一些经济指标仍现明显分歧,且国家统计局停止发布部分分项数据,其准确性令人生疑。

  财新记者发现,国家统计局官网只公布了生产、新订单、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及供应商配送时间等5个分项指数。而指数合作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则在其官网公布了12个分项指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官方PMI由上月的50.1%微升至50.3%。其中,大型企业PMI居荣枯线之上,比上月升0.4个百分点;中型、小型企业PMI仍在荣枯线之下,前者下降0.2个百分点,后者回升0.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释称,官方PMI小幅回升一是因为企业信心有所增强,二是小型企业PMI也温和回升。

  汇丰与Markit公布的7月汇丰中国PMI终值由上月的48.2降至47.7,与官方PMI走势出现差异。

  高盛/高华:大小企业不同凉热

  7月官方PMI小幅改善,若考虑季节性趋势,实际改善幅度可能更强。其中大多分项指数显示出周期性加速迹象,尤其是购进价格较过去数月大幅上升。不过,近年来这一季节性倾向可能有所减弱。

  官方PMI反弹可视为制造业增长暂时出现改善的迹象,最近的政策放松可能对改善企业预期起到积极作用。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可能意味出口情况有所改善。决策层倾向于更注重官方PMI数据,可能从其最新变化判断出增长下行压力暂时缓解。

  官方和汇丰中国PMI中的新出口订单和价格分项指数均有上升,但其他分项指数表现各异。这种差异可能反映出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面临不同经营环境:5月以来流动性收紧,加之高污染及产能过剩行业的中小企业正面临加速整顿,在此情况下,汇丰PMI样本中占比较高的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澳新银行:官方PMI准确性存疑

  7月官方PMI反弹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型国企开始受益于中国政府近期所推举措,但中国经济基本面仍在恶化。

  值得关注的是,官方PMI与近期其他一些指数仍出现较为明显的分歧。国家统计局近期停止发布其中部分分项数据,最新数据显示钢铁业PMI从5月的46.8大幅反弹至7月的52.5(6月数据未公布),但钢铁业仍处全行业亏损困局,这增加了对官方PMI的疑问。如数据准确性存在问题,那么出现政策失误的可能性将会大增。

  中国官方对全年实现7.5%的经济增速保有信心,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货币和财政政策或将更加宽松和积极,这有助于整体经济出现小幅周期性反弹。然而,过去几周整体市场流动性仍处“紧平衡”状态,审计署展开政府性债务的全面审计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市场信心,因此,中国市场的金融风险仍处较高水平。

  凯投宏观:重工业出现些许好转迹象

  7月官方PMI上升有些出乎意料,此前市场预测的中位数为49.8。不过,即使这样,指标仍未完全脱离暗淡区域。这一官方指标在权重上偏向重工业企业,而近期恰好重工业比其他行业表现稍好。如建筑设备的销售近月有所回升,钢材价格自6月底开始反弹,重工业用电量近期也有增长。

  决定政策立场的一大指标——就业,在7月几乎未有恶化。汇丰中国PMI中,就业指数仅是从6月的47.6略降至47.5,好于一周前公布的初值;官方PMI的就业指数则从48.7升至49.1。

  英文相关报道参见:http://english.caixin.com/2013-08-02/100564883.html

责任编辑:朱长征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暂无排行数据!

视听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