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张远岸)美国国务院负责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的代理助理国务卿泽雅(Uzra Zeya)8月2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评价称对话是“坦诚、深入和全面的”。
“中美人权对话为双方提供了更深入讨论人权问题的机会,包括具体问题和具体个案,给中国提供了采取行动的机会,以改善其人权状况并提高在国际上的声誉。”
泽雅认为,就像美国副总统拜登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上所说,如果中国体现并尊重国际人权标准,中国将变得更强大、稳定和具有创造力。
泽雅表示,今年11月中美双方将举行法律届人士对话,继续讨论相关议题。“这次对话(中美人权对话)是美方表达其有关人权担忧的众多场合之一。虽然两国政府在此问题上常常意见不一,但我个人并不认为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在人权问题上存在分歧。”
中美第18次人权对话7月30日至3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外交部国际司司长李军华和美国务院负责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的代理助理国务卿泽雅共同主持对话。
据外交部8月2日消息,中方在对话中强调,中国的人权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享受的各项权利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中国是个法治国家,各项权利和自由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使。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对有关违法犯罪人员做出相应处罚,行政部门无权干涉。中方反对美方利用个案干涉中国司法内政,希望美方切实尊重中国的司法主权,停止纠缠个案的作法。
对话中,中方向美方提出了美国内种族歧视、土著人权利得不到保障、反恐中使用酷刑、监狱条件恶劣等侵犯人权问题。
中美人权对话是中美两国间在人权领域的外交对话机制。中美人权对话开始于1990年,至2002年12月一共举行了13次对话。2004年3月,由于美国在联合国第60届人权会议上提交反华提案,中美人权对话暂时中止。直至2008年5月,中美第14次人权对话在北京举行。之后因贸易摩擦、美对台军售、达赖窜访等一系列问题,对话被一再搁置。2010年5月,中断近两年的中美人权对话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