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张宇哲)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复苏前景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债市投资者对信用债风险更趋敏感。与此同时,投资者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完善债务融资工具投资者保护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上述情况,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简称交易商协会)推出新规,完善债市持有人会议规则。
交易商协会今日发布修订后的《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会议规程》(简称《持有人会议规程》)。本次修订基本保持原规程基本架构,主要对持有人会议的触发条件及会议召开程序等方面进行完善,新增5条、修改原规程21条。
修订后的《持有人会议规程》增加了因信用增进机构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资产支持票据的基础资产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发行人和信用增进机构因非生产经营性原因导致的净资产减少以及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等触发召开持有人会议的规定,同时对发行人、信用增进机构和相关中介机构的工作程序方面进行了细化。
持有人会议的功能主要是投资者表达自身合理诉求、主张合法权利的平台,尤其是在应急处置中,持有人会议在保障数量较多且较为分散的投资者及时、准确、充分的获取应急处置相关信息,集中商定解决方案,快捷、有效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债券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2010年9月1日《持有人会议规程》首次发布实施以来,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持有人会议的理念逐渐被市场成员普遍认知。截止2013年6月30日,主承销商已先后召开107期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会议,协商解决63家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企业因资产重组、公司分立、吸收合并、债务转移、提前偿付等发生的事项,探索在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间发生重大事项时的有效处理路径。
此前今年前7个月,中国债券市场累计出现了约170起信用评级调降的情况,超过了过去多年的历史总和。其中产业债首当其冲,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成为重灾区。市场预期未来随着评级下调的常态化,不排除实质性违约事件的发生,信用市场的短期风险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