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堪培拉的风:向左?向右?

2013年08月07日 17:56 来源于 财新网
陆克文带领工党在大选中力挽狂澜绝非易事;但即使落选,陆克文至少能缩小该党在议席上的损失

  财新记者 张远岸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8月4日在堪培拉宣布,澳大利亚联邦议会选举将于9月7日举行,比吉拉德宣布的大选之日提前一周。自6月重任总理以来,陆克文动作频频,在经济、难民、碳税等方面推出了政策。但距大选还剩整整一个月,选情并不乐观的陆克文将面临一场艰难的战役。

  最新民调显示,反对党以44%的支持率暂时领先,工党支持率仍保持在37%,相差7个百分点。若以更接近真实选举情况的方式计算,选民在两党中“二选一”,工党支持率为48%,仍落后于反对党的52%,差距为4个百分点。

  8月5日,陆克文登上了澳大利亚小报《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的头版,标题是《终于,你现在有机会踢走这个恶棍了》。《每日电讯报》隶属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News Corp.)。这位出生于澳大利亚的传媒大亨拥有该国70%的报纸,包括《澳大利亚人》(The Australian)、《先驱太阳报》(Herald Sun)等。

  默多克反对工党的立场显而易见。6月26日,陆克文“逼宫”成功,在工党党首选举中击败时任总理吉拉德。当日,默多克就在推特(Twitter)称,“澳大利亚民众现在都已经对工党的卑鄙阴谋感到厌恶。现在赶紧选举吧。”

  7月底,默多克麾下的《每日电讯报》、《澳大利亚人》和《先驱太阳报》掀起了“倒陆大战”,相继刊登了抨击陆克文或工党的文章。为了这场“倒陆大战”,默多克派出了一员大将——艾伦(Col Allan)。艾伦是《每日电讯报》和《纽约邮报》的总编(两份报纸均属于新闻集团),与默多克关系亲密。7月26日,新闻集团宣布艾伦被暂时派回澳大利亚,在关键时刻为新闻集团的报纸“提供额外的编辑领导力”。

  虽然默多克倾向偏右的政党,但看起来政治立场并不是默多克“倒陆”的唯一原因。大选日期刚宣布的第二天,默多克8月5日在推特(Twitter)称,“我们都喜欢国家宽带计划(NBN)的目标,对福克斯澳讯(Foxtel)尤为完美。但首先,在当今形势下,这个计划怎样才能获得资金呢?”

  这透露出,默多克“倒陆”可能更多是出于商业原因——国家宽带计划。工党政府计划投资430亿澳元建设国家宽带网络。对新闻集团来说,这可能会对其在澳大利亚最重要资产福克斯澳讯有限电视与澳大利亚电讯公司(Telstra)共同形成的垄断地位造成威胁。反对党联盟虽然也要建设国家宽带网络,但其计划投资更少,规模较小,下载能力更弱。

  陆克文对默多克的态度并不感到意外,称默多克已多次公开表明过其政治立场。“在这个国家,我们有新闻自由。所以默多克的媒体可以自由地说其想说的,当然,我们并不同意他们的主张。”此外,陆克文也提出质疑,“他(默多克)是不是感觉到这(国家宽带计划)对他公司的摇钱树福克斯澳讯是一个商业挑战?”

  不管默多克到底出于什么原因“倒陆”,这都对陆克文不利。但这并不是大选的决定性因素。关键还是经济。8月2日,澳大利亚政府将本财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5%,并预期明年失业率将会升至将近6.5%。在此经济形势下,选民自然最关注政党的经济政策。

  陆克文对此心知肚明。上一次工党在大选中落败是在1996年,当时澳大利亚经济也面临困难。时任反对党自由党领袖的霍华德(John Howard)正是通过大打“经济牌”战胜了执政党工党,当选总理。

  因此,打“经济牌”也是陆克文此次竞选策略的核心。他不断提醒选民,自己曾带领澳大利亚平稳度过全球金融危机,经济管理能力经过考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即澳央行)8月6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2.5%,这是自1959年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成立以来的最低纪录。上一次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在竞选期间调整利率是在2007年。陆克文认为,低利率是经济管理良好的标志。

  但降息的消息令工党喜忧参半。一方面,降息能够减轻家庭和企业的还款压力,赢得选民支持;但另一方面,降息更凸显出对澳大利亚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而这被反对党抓住作为工党经济管理不善的证据——要是经济表现好得话,储备银行根本不用降息。

  在具体经济政策上,陆克文此次提出,随着中国矿业繁荣消退,澳大利亚需要一条新出路来驱动经济。他承诺给该国汽车制造业提供2亿澳元的资金支持,并保证政府将只购买本国生产的汽车。蓝领工人是工党的传统支持者。为赢得大选,陆克文必须确保制造业工人的支持,并重新赢回因碳税和资源利得税政策而背弃工党的选民。

  颇受关注的碳税方面,陆克文承诺在2014年中期之前放弃固定税率,转而支持欧洲模式的浮动税率,这比吉拉德计划的提前了一年。反对党认为这也是陆克文的竞选策略,让选民以为政府已经放弃了碳税,但实际上并没有。

  然而,重振汽车制造业不易。由于近年来澳元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进口汽车更加廉价等原因,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受到猛烈冲击,大型汽车制造商在澳大利亚所设的工厂不得不缩小规模并裁员。虽然8月5日澳元跌至三年来最低纪录,较4月下跌约16.5%,但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要重获竞争力,澳元还需要进一步大幅贬值。

  除经济政策外,难民问题也常常“一石激起千层浪”。传统上,工党在应对难民问题上政策宽松,因而招致民众,尤其是合法移民的批评。而此次竞选,陆克文在该问题上态度强硬。8月3日,陆克文与太平洋岛国瑙鲁总统签订了一项谅解备忘录,不仅允许偷渡至澳大利亚寻求庇护的人在瑙鲁进行审查,还允许在瑙鲁定居。这份协议内容与澳大利亚7月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签署的难民问题协议大致相同。“不管人口走私贩试图在哪里让偷渡至澳大利亚寻求庇护的人上岸,他们都不能在澳大利亚定居”,陆克文称,“这是核心原则。”

  但陆克文与上述太平洋岛国签订的协议被指“荒谬”,且被质疑是在为拉选票而“做秀”。以瑙鲁为例,该国面积只有21平方公里,人口9400人,几乎不生产任何食物。而根据澳移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逾1.5万名偷渡者乘船进入澳大利亚海域。这样一个袖珍国家能接纳多少寻求庇护者呢?连陆克文自己都承认,他知道瑙鲁是一个小国,瑙鲁政府有权决定接受多少人永久定居在该国。

  从1992年基廷(Paul Keating)的工党政府起,澳大利亚对抵达该国、无合法签证的寻求庇护者实行强制拘留。随后的霍华德自由党政府进一步加强对非法抵澳者的管控,包括“太平洋方案”(Pacific Solution),即将寻求庇护者转移并关押在一些太平洋岛国的拘留中心。在该方案影响下,偷渡至澳大利亚的人大幅减少,被拘留者也相应减少。陆克文2007年上台后废除了该方案。由于偷渡者增加,其继任者吉拉德2012年又推出了类似政策,重新开放瑙鲁和马努斯岛上的拘留中心,供离岸审查。

  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反对党的最大软肋是,其领袖阿博特(Tony Abbott)不受选民欢迎。尽管工党支持率落后于反对党,但最新民调显示,47%的受访者支持陆克文担任总理,高于支持阿博特担任总理的比例33%。另一个问题是,尽管反对党不断抨击工党,但其自身未能拿出有力的具体政策,尤其是在经济方面。不过,反对党占据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即工党已执政近六年,其间上演两出“逼宫”大戏,对党争感到厌倦的选民希望看到变化。

  因此,陆克文带领工党力挽狂澜绝非易事。不过,即使陆克文在选举中败北,他也将有两大收获。首先,对他个人来说,重回党首和总理之位已一雪被吉拉德“逼宫”下台之耻;其次,对工党来说,颇受选民欢迎的陆克文至少能够缩小该党在议席上的损失。

更多报道详见【专题】亚洲
责任编辑:黄山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