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新秀】(财新专栏作家 杨艾俐)最近,台湾一位下士之死引发台湾媒体24小时的报道,接着引发在台北凯达大道前12万人游行抗议,当初大概台湾没有一个人会预测到事情会有这样的结果。
此次游行示威最令人瞩目之处,人人穿着白衫,秩序井然,没有暴力,到了申请游行时间截止时,自动解散,解散时,没有留下垃圾,纸屑,饮料瓶。中国大陆媒体均正面看待台湾此次群众运动,过程平和理性,凸显公民意识,也给社会运动及政府提醒与反省的空间。
在台湾,每一名男性都要当兵一至两年,不管学历高低,这位陆军下士洪仲丘毕业于台湾著名大学成功大学,已经考上研究所,选择先服役。服役期间,因敢言,与长官产生严重冲突,并违反规则带手机及MP3,以及由于不满军中种种黑幕,威胁在退役后将揭发给社会,就在濒临退役时,被罚关禁闭,在退役前不到三天,被过度操练而死。
洪仲丘之死引起台湾社会强烈挞伐声,最后的高潮是8月3日晚的“为仲丘送行”,竟然吸引12万人,大家高唱“悲惨世界”改编的歌曲,一波波的演讲,要政府修改军事审判法规,但最后12万人有秩序地散去。
如此现状原因很多,重要的举例如下:
1.发起人、主持人及领导人理性温和,可以控制群众的情绪:发动游行的公民1985行动联盟,成立最初仅有39名互不相识、来自医师、研究生、大学生、证券业上班族、软件工程师、前国会助理各工作领域的网友,他们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利用网络串连连结,大家分成媒体、文宣、法律、美工、影音等组别,这个月来,每天晚上7时在线开会,各组再继续开会到半夜。由于各有职业,他们不是亡命之徒,所以诉求温和,就是希望政府能够交代洪仲丘死亡真相,而且希望政府能够修改军事审判法,不认为社会运动一定要冲撞流血,靠热血理想,游行晚会只花了26万元,没有政党支持,都是小市民自己捐出来的。
2.台湾示威抗议已和平多时,和平有其传统脉络:最著名的是2006年施明德联合多位政坛人士发起的“红衫军倒扁运动”,有100万人参加,老少、学生、专业人士相携而来,比这次的多10倍,同样秩序井然,事后现场也没有留一片纸。
我曾参加当时的游行(这是我当记者30余年来,第一次放弃客观立场参加社会运动,但我没有负责任何职务,只是纯粹对阿扁及其家人贪污枉法的厌憎,事前每人捐26元给红衫军账户,以应付应用开支)。情形记忆犹新,大家都穿红衬衫或红T桖,有点像嘉年华会,我和朋友相约前去,走了两三公里,再去凯达大道静坐,这里离“总统府”只有一步之遥,很多人主张干脆冲进去,来个政变,把阿扁逼下台去,也有人主张无限期静坐示威,瘫痪政府。
但当时的运动领导人施明德、盛治仁等极力反对,并疏导民众情绪。他们轮流发表演讲,大意是台湾民主得来不易,再等一年多就是总统选举,政党轮替是必然,不必血气一时,演成暴民政治。这种暴民政治会演变成恶性循环,下一次,民众不满意国民党当政,也会有人再循旧例,冲进“总统府”。
当晚12点申请游行时间一到,群众陆续散去,临行时,主持人一再叮咛大家做有尊严的公民,把垃圾带走,现场也有志工捡拾垃圾。果然,过后场地一片整齐,也可看出大型活动中必须有很好的企划及倡导。
果然马英九在2008年领先民进党200多万票而当选,阿扁锒铛入狱。
去年阿拉伯之春,埃及首先迎来民主,但是我看到各党派相争,就知道他们的民主不会走得顺利,今年看到埃及群众逼得总统软禁,党派纷争无解,我就感受到埃及的民主之路遥遥无期,民主不只是投票,而是人民的观念和行为必须彻头彻尾改变。但是也不能等大多数人民都改了,才实施民主政治,民主崎岖之路总是要走过,不可能是康庄大道。
3.台湾整体趋向平和:到过台湾的大陆观光客,大多数都为台湾人的礼貌、热情、平和所感,捷运站有秩序的排队,畅销作家韩寒在访问完台湾,有感于出租车司机及眼镜行老板的善心。一方面感谢他们,另一方面对自己社会表现出深深的失落感,在“来自太平洋的风”里,他写出自己的失落感,“我失落在当他人以善意面对我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会不会有什么阴谋;我失落在不知道我们的后代能不能生存在一个互相理解而不是互相伤害的环境之中。”
在中国大陆,我常看到街头人冷漠,商店餐厅服务员爱理不理,有了冲突就吵架打骂,来自台湾的我,从小读唐诗、论语,中国人是“温文儒雅”,是“士以天下为己任”,但这种风范现在似乎已荡然无存,存在的只是利益关系、权力关系,有些“礼失求诸野”的味道。
4.游行群众的自我尊严及公民意识:这场被定位为社会运动2.0版,几乎全由网民发起,网民参加,网民联络。在台湾网上发言很尊重规则,讲话粗鲁、极端或不真实,都会被网友攻击,因此养成文明发言的习惯,在社会运动中,也保持这种自我尊严及公民意识。
5.政府反应快慢决定群众的愤怒程度:我最近在访问一位台湾的行政首长,他带领台湾走过2008年的金融海啸,他说,遇到危机时,政府做得太少、做得太慢,都会酿成大危机。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如此次,下士之死,军方就处理得太慢、太少,伤害了军方的威信,更伤害马英九的威信。
而马英九第二任后,成为跛脚总统,也是因为在危机中,处理得太慢、太少。
6.政府要倾听民意,而不是事事为民意挟持:近年来,我在中国看到石化厂的建设常被居民包围,政府迫不得已停工,例如宁波PX厂及厦门的石化厂。石化业至关经济发展,我们每天食衣住行99%都必须用石化产业及中下游产品,中国要摆脱“中等国家收入陷阱”,就是要靠石化业发展。中国现在人均GDP约4000美元,台湾2万美元,台湾从4000美元进展到1万美元,就是靠发展石化产业而来,因为原料自给自足,节省外汇,也供给下游企业低成本而稳定的原料,在国际市场竞争,赚取外汇,等于赚进双倍外汇。
台湾也在20世纪90年遭遇居民抗争石化厂的事情,此时政府处于中立角色,既不能为人民所狭持,导致产业停顿、公权力和公信力丧失,也不能一味维护企业利益,于是台湾政府用协调、补偿再加上严格的环评制度,最终令石化业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