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英利率指引未让市场信服

2013年08月08日 16:01 来源于 财新网
利率指引意在引导市场的量化退出预期,反而诱发对量化退出的恐惧;一旦通胀威胁重现,英国央行仍可能被迫收紧政策

  财新记者 张环宇

  仍处于量化宽松进程中的英国央行,也开始绸缪退出时间表。8月7日,英国央行宣布,将政策利率失业率挂钩,在失业率降低至7%之前,不会改变当前的利率水平。

  尽管按照很多机构的预测,在未来两到三年时间里,英国的失业水平很难下降到这一区间,这意味着,英国央行的宽松货币环境仍将维持甚久,但市场对此的解读却正好相反。当天,英镑兑美元汇率大幅反弹至1.55区间,如从7月中旬的低点算起,英镑兑美元升值幅度近5%。

  市场如此反应的原因在于,通胀预期有可能在失业率触底之前就重新出现,一旦未来18至24个月的通胀有可能反弹至2.5%的水平之上,英国央行的政策基调势必会发生变化。英国央行为利率指引失效设定的另外两个触发因素还包括,中期通胀预期恶化以及低利率威胁到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如美联储的利率指引一样,在央行为退出设立“门槛”后,一旦经济数据向着退出方向发展,很可能会引发市场的过激反应,这会让英国央行稳定市场预期的努力适得其反。

  和设定时间区间的利率指引相比,以具体的通胀或就业目标作为指引会令市场更加敏感。而且,在失业率下降缓慢,通胀又大幅攀升的情况下,反而可能会与英国央行的愿望背道而驰——市场将担心英国央行过早放弃资产购买计划甚至加息。

  目前英国失业率在7.8%的水平上,尽管失业率下降会相当缓慢,可一旦月度指标降低至7.5%以下,并向着7%的“门槛”继续发展,市场极可能过早地选择反向操作,这些都将加剧市场的波动。

  英国央行的利率指引,本意在于稳定市场预期。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在讲话中甚至并未排除继续扩大资产购买的可能性。但不可否认,相比通胀这一央行的固有目标,失业率仅是次要目标,当英国央行必须二者择一时,相信它仍会坚定地站在抗击通胀一边。

  可以说,在经历连续降息和资产购买之后,英国央行的政策工具已经所剩无几。利率指引的背景正是如此,在工具所剩不多的情况下,英国央行希望以此种方式来影响市场的退出预期,但这仍无法改变央行无力应对现状的事实——一旦通胀压力反弹,无论经济好转与否,英国央行稳定市场预期的美好愿景都将破灭。

  实际上,市场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这种担心,伦敦股指一度快速下挫,英镑则出现反弹,卡尼稳定市场预期的希望,反而触发市场对量化退出的恐惧心理。 

责任编辑:朱长征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