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李雪娜 王婧)深圳能源(000027.SZ)滨海煤电项目将另行选址建设。深圳市发改委于8月7日发布这一公告,并称已商深圳能源停止滨海煤电项目在深圳开展前期工作。
深圳市发改委表示,8月1日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明确深圳市原则上不再新建燃煤电厂,该委已商深圳能源集团停止滨海电厂项目在该市开展前期工作,另行选址建设。
此前不久,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和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分别就滨海电厂项目表态,均称不宜在深圳任何地方建煤电厂,并提出反对理由。
滨海电厂是深圳能源2006年规划建设的燃煤发电项目。该项目拟建设两台100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年发电量约110亿度,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脱硝和余热再利用装置,相应替代广东省106.66万千瓦时火电机组,总投资约80亿元人民币。
2013年1月,国家能源局复函同意滨海电厂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按照法定程序,该项目在申报核准前,还需进一步落实外部建设条件,包括项目规划选址、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电网接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专题论证工作,并取得各级相应主管部门的支持性文件。
2013年3月18日,深圳能源对外宣布了这一消息,引发深圳市民关注。4月25日,深圳市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前往项目预选址进行视察和调研,并随后建议撤销该项目。这份建议书分三次呈报深圳市政府,先后共有82名人大代表参加联署。
人大代表反对理由指向燃煤发电造成环境污染。人大代表们认为,项目预选址地处深圳东部大鹏湾畔,那里是深圳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片生态净土,被称为深圳的后花园,因此相关安排有违大鹏半岛规划定位。
早在2006年深圳市在制定《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时,就把尚未开发的大鹏半岛定位为未来的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以发展国际会议、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同时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海洋产业。
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向财新记者表示,该区域本身定位是保护为主,发展为辅。“如果发展解决不了保护的问题,那就宁愿不发展,这也是深圳市政府多次开会定的调子。”杨勤说。
深圳市发改委表示,深圳电力供求关系紧张。早在2007年,深圳即成为全国第四个、南方电网第一个用电负荷超千万千瓦的城市。深圳急需加强本地支撑电源建设。
而深圳市人大代表郑学定认为,深圳缺电、外购电力比重较大,并不能成为建设煤电厂的理由。“深圳缺水无煤,在深圳建设煤电厂需要从北方运送大量的煤,没有成本比较优势,其发电成本并不比外购成本低。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郑学定说。
滨海煤电是大鹏半岛区域内第二个夭折的大型项目。早在2005年,深圳市就在当地规划过国家精细化工产业项目。因环保、海洋部门,人大代表及市民反对,该项目于2011年初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