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见习记者 王玲)2013年8月5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一个时代结束了。这家享誉全球的百年大报和另一些资产一起作价2.5亿美元,被老东家格雷厄姆家族(Graham family)出售给了互联网大亨、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
当天下午,该报召开员工大会宣布了这一消息。会场气氛肃然,公司CEO唐纳德•格雷厄姆(Donald Graham)和出版人凯瑟琳•韦慕思(Katherine Weymouth)轮流宣读声明,回答提问,好几名老员工不禁挥泪。据《纽约时报》报道,在结束自己讲话的时候,唐纳德•格雷厄姆对屋内的员工们说,你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感到悲伤,“除了我”。
对于员工们的不舍和顾虑,新老板贝索斯早有准备,在给邮报员工的公开信中,他表示理解员工的顾虑,承诺“华盛顿邮报的价值观不需要改变”,而且“这份报纸仍然是对读者负责”。
贝索斯现年49岁,身家约280亿美元,列福布斯全球富豪版19位。不少评论者认为,贝索斯是凭借自己素来的长期投资理念和战略思维赢得了格雷厄姆家族的信任,最终敲定这笔交易。
对于发生在本行业的大事,美国媒体自然有很多话要说。《华尔街日报》写道,交易使得揭发水门事件并导致尼克松下台的“美国最著名报纸之一”,“落入了一位在过去20年里才发迹的互联网企业家之手”。行文间颇有“暴发户拣便宜”的酸味。
而贝索斯参与投资的商业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认为,2.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太贵了,该网站的文章认为:贝索斯“可能支付了4倍于《邮报》财务业绩所值的价格。”文章分析称,《华盛顿邮报》的价值可能在6000万美元左右。加上此次交易中的其他一些业务资产,也不值2.5亿。
《华盛顿邮报》自身当然不会评论交易价格是否合理,不过对于这笔交易背后的逻辑,该报在自己的报道中做出的概括颇为精辟:“互联网的崛起,连同从印刷到数字技术的划时代转变,给传统新闻公司带来了一波竞争的巨浪;在一幅剧变的新闻和信息图景中,读者和广告商被分散,引发了纸媒和广播电视资产的并购、破产及整合”。
不少媒体的分析对收购表示了乐观,理由是贝索斯的个人能力出众,他或许能够像领导亚马逊一样,将软件开发、数据搜集、电子商务,以及耐心的长期投资理念应用在《华盛顿邮报》的未来发展上。
《福布斯》的一篇专栏文章写道,很多人认为亿万富翁购买报纸是在“收集战利品”(buying trophies),对于某些交易(比如约翰•亨利购买《波士顿环球报》)这种说法确实成立,但贝索斯则值得期待。文章认为,从创办亚马逊的过程来看,贝索斯不走寻常路,而且满腹创意——这正是盈利模式老旧的报业所需要的。
当然,现在下判断是不可能的,《洛杉矶时报》提醒说,贝索斯并没有十分明确地透露自己收购《邮报》的意图以及未来的目标,他能否解决报业商业模式的问题也仍是未知数。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有一种可能是,贝索斯会在将来放弃该报的纸质版,至少会减少纸质发行;另一种可能是,贝索斯会对该报进行多方面的持续投资,就像亚马逊早年间的发展策略那样。
而在《新闻周刊》、《波士顿环球报》和《华盛顿邮报》接连转手之后。美国报业的旗舰《纽约时报》终于也憋不住了。8月7日,《纽约时报》掌门人小苏兹伯格(Arthur Sulzberger Jr.)发表了一份声明,称他已经与出售邮报的唐纳德•格拉汉姆做了交流。小苏兹伯格表示,《纽约时报》的数字订阅模式完全能支撑未来发展,在追求创新方面,“《纽约时报》既有想法也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