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特派德国记者 刘虹桥)对中国许多城市来说,“毒地”修复仍是一个新鲜话题,在德国,“毒地”修复已成常态,大型、严重的“毒地”修复也有成功案例。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斯图加特大区内的Flugfeld新城区,即是其中一例。
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州府斯图加特市中心沿高速公路驱车近20分钟,便来到Flugfeld新城区。新城区由布林根机场改造而来,总占地面积约84公顷,土地平整,在山地环绕的斯图加特大区实属难得。
新城建设始于2002年的“机场地区改造项目”。当年,与旧机场地区相邻的两市联合从德国联邦政府名下购买旧机场地区产权。土地产权变更后,两市成立公益性协会作为旧区改造的主体,开始对这片废墟进行改造。彼时,机场地区仍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只有零星散落的一些旧建筑诉说着历史。
布林根机场建于1915年,为德国最早的军用机场之一,1925年开放为国家机场。二战前,机场附近分布着铁路干线和奔驰汽车总部。二战期间,机场被征用为空军军营,机场及周围地区成为盟军的轰炸重点,因此武器、弹药残骸曾遍布全区。战后,美军坦克团驻扎于此,在对土地进行简单修整后,美军在此存放化学武器并作为坦克修理点。1992年,美军撤离,留下这片被重油污和化学品污染的土地。
土地清理工作自新城建设之初便开始,直至三年后的2005年才全部完成。Flugfeld新区开发与管理委员会负责人Peter Brenner告诉财新记者:“土壤修复工作由专门的技术公司完成,机场地区的每一平方米土地都被处理过,掘地五米之深。其成果是惊人的——我们累计处理了约120万立方米土壤和废弃物,其中有70枚空投炸弹残骸和20吨深埋的武器炸药。”
Flugfeld网站则介绍称,经过土壤修复工作,包括土壤在内,机场地区共处理1.1万吨废弃物。在土壤修复完成后,新城区建设才被获批动工。
“机场地区的污染已延续数十年,现已无法追溯这些历史性污染该由谁来处理,这一责任自然落到新开发者肩上。虽然土壤修复费用高昂,但旧污染必须得到清除。这部分成本,将在土地价格中体现。”Peter Brenner说。
经过八年的建设,现在的Flugfeld新区已经是一个集创业园区、住宅区、人工湖、游乐场、幼儿园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游人已很难辨识出战火留下的痕迹。
从国家政策层面,即可看出德国政府对农业土壤保护、土壤作为其他环境媒介的基本安全防卫作用以及土壤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贡献等的重视程度。德国先后于1998年和1999年出台《联邦土壤保护法》(Federal Soil Protection Act)和《联邦土壤保护与污染场地条例》(Federal Soil Protection and Contaminated Sites Ordinance),均强调土壤保护与土壤修复的重要性,并明确了“污染者付费”原则,为德国的土壤修复政策奠定了基础。
2004年,德国成立联邦环境署土壤保护委员会(KBU),以提高公众对土壤议题的认识为己任,并为联邦环境局加强土壤保护政策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