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见习记者 闻静 特约记者 刘颂杰)网络反腐再一次展示其威力。上海法官嫖娼事件,从最初爆出到当事人的撤、免职,不过短短一个星期。
2013年8月1日,网络上首度晒出上海高院法官“在某度假夜总会娱乐”的监控录像,第二天傍晚,上海市高级法院即通过官方微博给予正式回应,已组织专人开展调查。两天后,上海市纪委宣布涉事法官“已停职接受调查。”8月6日,上海市纪委公布法官嫖娼事件处理结果,确认上海市高级法院民一庭庭长陈雪明、副庭长赵明华,纪检组副组长倪政文等三人参与嫖娼活动,开除其党籍公职,并行政拘留十天。民五庭副庭长王国军参与当晚娱乐活动但未嫖娼,予以撤职并留党察看两年。
8月8日,在网络视频上传一周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决定撤销赵明华、陈雪明、倪政文职务,免去王国军职务。
反腐速度来自网络舆论压力
上海官方的反应速度当然值得肯定。但常识告诉我们,若非受到巨大的外部压力,权力绝无可能如此迅速自查。那么,上海这次快速处理嫖娼法官原因何在?首先,网络传播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有心的爆料人上传了“有图有真相”的嫖娼视频证据,抓住了公众的眼球,也令上海高院无法否认或假装不知。其次,法官嫖娼触及到权力系统的信用底线。原本是公序良俗与正义的捍卫者的法官却集体嫖娼,不仅是私德问题,公众有理由怀疑其执法公正性。
上述两点足以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政治压力。8月7日,在上海举行的全市法院系统领导干部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即指出,“这起案件,虽然只是少数几个干部腐化堕落的案件,但却给上海整个法院系统、政法系统乃至整座城市抹黑。”
事实上,网络举报越来越多,根本原因就在于网络的广泛传播效应,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性贿赂”入罪正其时
上海法官集体嫖娼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爆料人早在今年4月曾发现赵明华与一名律师一起嫖娼,当场报了警,但很遗憾未能得到处理。爆料人对媒体坦言,之所以直接报警,是因为“那时我忽略了很多事情”。虽然采访中,他并没有直言忽略了什么,但不言而喻的是,他后来改变策略,采取在网络上发帖发微博的举报方式,乃是意识到了他原来所“忽略的事情”:在地方官员编织的严密保护网下,平民百姓走‘体制内’举报途径,很可能是无效的。
财新火线评论更进一步指出了“法官”与其他“官”的特殊性与共性,“在中国当前社会的现实语境里,法官失德其实没那么严重,或者准确说,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严重。毕竟,中国社会没有真正的司法独立,法官不过是权力体系的螺丝钉——在中国大陆的现行制度下,法官属于公务员,强调的是‘服从上级’而不是遵从法律。”文章同时指出,当下已是“性贿赂”入罪的合适时机:“(现行《刑法》)在受贿罪的构成方面,始终强调的是‘收受财物’,这一规定导致权力掌控者非法获得的诸多不当利益不能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