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OECD:发达经济体将成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动力

2013年08月12日 17:40 来源于 财新网
但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仍将冲击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

  【财新网】(实习记者 骆雅洁)最近,经合组织(OECD)发布6月综合领导指标(CLTs)报告,其中显示:美国、日本以及英国未来经济将持续增长,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

  CLTs至100.00是经济增速将保持增长趋势的标准,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6月的CLTs均超100.00,其中日本、美国并列第一指标达101.2,英国为100.8,加拿大、法国6月CLTs较5月都有提高。

  另一方面,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中,除印度的CLTs相比于5月没有下降外,中国6月CLTs为99.6,5月CLTs为99.4,降幅为0.2点;巴西下降最为明显,降幅达0.3点,俄罗斯降幅达0.1点至99.0.

  欧洲方面,OECD分析,德国很快将恢复增长趋势,意大利也显现出积极的信号,法国则相对平缓。

  在未来,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很快发生改变。尤其是欧洲,很可能会走出长达三年的经济衰退阶段。

  国际货币基金(IMF)报告称,德国的经济增长能够减少欧元区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而德国经济部门在上周五公开表示,受到私人消费和建筑投资的提振,二季度的经济动能明显增强。英国央行最近也上调了经济增长预期,并明确承诺基准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不会改变。

  回到日本,二季度的GDP环比增长0.6%,折年率增长2.6%,大和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熊谷亮丸评论道“虽低于预期,但也并不那么差”。

  虽然发达国家经济势头良好,但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依旧冲击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 。

  以中国为例,由于国内减少对大宗商品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对各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巴西的经济增长陷入停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减少了对铁矿石和煤炭的需求。标普公司在早前提出,若中国经济增速降至5%,短期内很有可能冲击澳大利亚经济,包括失业率上升10%,房产价格下降等。IMF预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使全球经济增速减慢1.5个百分点。

  针对中国现在的局面,IMF驻华代表处副代表司马喆指出,中国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转变发展模式,从信贷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到更多以消费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他强调, 中国转型过程不会轻松实现,未来几年里经济增速很可能依旧放缓,但若改革成功,最终结果是会让中国在未来十年及以后继续成为全球增长的强大引擎。 

更多报道详见【专题】全球治理
责任编辑:黄山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