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何必饮鸩止渴

2013年08月13日 09:20 来源于 《财新周刊》
中国虚高的房市在未来几个月内将会大幅下跌。信托业暴露出的问题将会成为其催化剂

土地市场是一个庞氏骗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在2013年上半年攀升了20.3%,在建物业总量增加了16.5%,已完工物业总量增加了8.7%。这些数字很可能并不准确,但土地购买量的增长快于在建物业量增长,在建物业量增长快于竣工增长量的格局,似乎与各方传闻不谋而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庞大的土地博弈,而物业最终销售量则处于一个低位并呈下降趋势。这就像一家只有小部分股份在市场上流通的上市公司:股价可以被操纵而达到非常高的价位,银行将能够以所谓的市场价格把非流通股作为抵押,以借来资金重新注入到流通股中。开始于2012年第四季度的房地产市场反弹,在今年第二季度便停滞不前。然而一些城市的土地市场再度升温。其中的一部分资金来源是之前销售所产生的现金流。但拉高价格预期很可能是真正的目标。其中一部分土地销售几乎不会涉及现金支付,购买方将极有可能可以毫无成本地退还土地。因此,所谓的地王都只是吓唬人的工具,是为了让人们觉得之后房价还会继续上涨,进而引诱他们现在买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间,已有近20万亿元涌入房地产开发。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大致也为三年,在建物业的成本应为这一资金量加上贷款的应计利息。再加上销售税和开发商的净利税,销售总额需要在30万亿元以上才可维持该市场,这相当于去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中国的家庭债务总量为18万亿元。这意味着将需要大规模的信贷扩张,才能消化库存。在当前全球环境下,这种规模的信贷扩张可能会导致极大幅度的货币贬值和经济混乱。

商业地产是个更大的泡沫

  住宅市场的泡沫已众所周知,但是商业地产已迅速演变成为一个更大的泡沫。大多数城市都拥有高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商业物业面积。但这些城市仍在兴建更多的商业地产。近年来,多地已实施住宅物业的限购令。很多的投机行为已转移到了商业地产领域。这就是商业地产的建设规模超过住宅地产的原因。个人投资者一直在零售物业进行投机活动。这个市场的平均收益已经下降到了同住宅市场相近的水平。随着在建项目数量不断增加,租金将进一步下跌。未来几年内,这个市场可能会出现大范围的破产。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