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打“三公”降温亚洲奢侈品市场

2013年08月14日 19:37 来源于 财新网
主要受到中国政府打压礼品和“三公”影响,各大奢侈品集团在华和亚洲增速放缓;但长期内,中国等地区涌现的中产和新贵将带来巨大市场

  【财新网】(记者 屈运栩)经济学人智库(EIU)8月13日发布《亚洲奢侈品展望》报告指出,亚洲奢侈品市场在经历过去几年高速增长后,已经出现明显的增长放缓迹象。但长期内,中国等地区涌现的中产和新贵将带来巨大市场。

  报告称,政府打击礼品和三公消费已经对中国经济增速带来影响,并且影响到了中国消费者在全球范围内的奢侈品消费。报告援引数据指出,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速从过去年平均30%的增长下降至2012年的8%。

  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奢侈品企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团在中国的扩张都遇到挑战。报告举例称瑞士奢侈品巨头厉峰集团(Richmond)2012年四季度仅实现5%增长,远低于市场预期。增长骤减的原因是中国反腐。厉峰集团旗下包括卡地亚(Cartier S.A.)、伯爵(Piaget)、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等珠宝腕表品牌。受中国反腐影响,进口瑞士表在十月和十一月锐减。但报告也指出,到今年第一季度,厉峰集团集团的收入增长14%,利润增长30%,亚洲区的增长也恢复到12%。随着5月中国和瑞士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中国进口瑞士表将在2015年免税,整个市场对厉峰这种以表为主的奢侈品集团再次信心大增。

  今年第一季度,法国开云集团(Kering,原PPR集团)奢侈品在中国的销售增长仅录得10%,虽然高于全球4.5%的增长,但远远低于过去超过20%的增长。开云集团旗下有古驰(Gucci),宝缇嘉(Bottega Veneta)、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等奢侈品牌,其CFOJean-Marc Duplaix在财报电话会议中称,目前看不到任何中国市场反弹的迹象。购买奢侈品的热情降温,主要是因为担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政治环境。“我们将等待中国消费恢复,这或许得等到今年下半年。”

  此外,拥有路易斯威登(LV)、罗威(Loewe)、思琳(Celine)等多个顶级服饰和皮具品牌的LVHM集团2013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也不尽如人意。亚洲市场增长仅12%,其公司CFO直言怀念亚洲市场曾经的需求。

责任编辑:龙雪晴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