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张环宇)在德意志银行、美银美林等对中国人口政策可能的变化作出评价后,另一家国际研究机构凯投宏观提出,尽管适龄劳动力渐显紧缺的现状可能令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出现松动,但短期来看,这种改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提振作用有限。
总部位于伦敦的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 8月13日发布报告称,劳动力大幅下降对经济的冲击会令政府思路改变,但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不太可能立即出现。
凯投宏观认为,即使中国政府彻底放开生育二胎政策,这些新生儿要成长为适龄劳动者仍需要至少15年的时间,在一些情境中,时间甚至会更长。即使政策放开后,生育率出现上升,政策效果也很难在短期内显现。与此同时,政策放开后,到底有多少家庭会选择更多生育仍然未知。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城市居民可能是这一政策变化的直接受益者,但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并不愿意生育第二胎。
另外,新增劳动力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并没有想象中大。凯投宏观指出,劳动力增加仅仅是过去20年中国经济增长很小的推动力,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年化贡献率小于1个百分点。对中国而言,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劳动力的萎缩,而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将会放缓,这会让中国追赶发达国家变得更加艰难。
8月6日,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实施计划》提出,要完善生育政策,适时出台调整的方案。
8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委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完善生育政策的相关工作。”
此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公开表示,完善生育政策既要考虑维持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又要考虑群众的生育意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等诸多因素。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组织调研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的关系,研究提出完善政策的思路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