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今年7月,“气功大师”王林因被曝出与马云等政商界和演艺圈多位知名人士合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王林在江西省萍乡被称为当地首富,以变蛇绝活和治病著称。王林自称给5万人看过病,其《中国人》一书更道出他治愈印度尼西亚第二任总统苏哈托的传奇。8月,因媒体曝光北京“最牛违建别墅”,其业主张必清身份也浮出水面。张必清是“梅花磁针针灸综合疗法”创始人,有资料宣传其为“国宝级中医药大师”,并称其“奇经疗法”对神经、肌肉、关节、韧带的各种疾病有手到病除之功。
神医大师为何频频出现?面对鱼龙混杂,监管应如何跟上?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王一方称,传统中医有一定的学术理论和方法,但目前缺少规范门槛,使得该领域鱼龙混杂。像王林,他很可能是打着传统医学的牌子从中牟利。这样不仅推广了这些人的迷信思想,还败坏了传统中医的名声。每次痛打江湖骗子,结局都是大家将仇恨转移到中医上,长此以往会导致对传统的彻底抛弃。
至于张必清的“奇经疗法”,王一方表示,由于目前了解的材料不够充分,不好妄下结论。但他指出,这种疗法在美国是不纳入现代医疗管理体系的,只能称作替代疗法,而且张必清并不具备正规医师资格。虽然张必清有“世界自然医学联合会副主席”头衔,但这很可能是在海外注册,操作非常容易,比如只需三人联署就可注册。目前国内很多医学会也丧失底线,例如,只需缴纳一定费用,就能入会封个顾问的头衔。
王一方指出,从严格意义上讲,气功不是一种医疗手段,而是一种呼吸训练,类似于印度的瑜伽,其功用更多在于个人养生。但现代社会很多人把气功神化,声称可以治癌等,并以夸大的口碑宣传加上一些魔术技巧,将它当作一种宗教形式来传播,最后实现其商业目的。一旦气功进入商业领域,就需要规范管理,最主要的是建立甄别机制。
王一方称,第一,中医学院要对自己的名声负责,学校要规范其医师管理。有些高校设立很多研究中心,网罗缺乏学术能力的社会名流,实现名利目的。第二,民间医师协会要规范入会、建立监督标准等。第三,电视等媒体在报道或播广告前,要核查真实性,不要见利忘义,误导观众。第四,政府部门要发挥应有职责,如卫生监督所要核查非法行医行为。最后,公民要有行使权利的意识,如果发现有人非法行医,要及时举报。
(财新实习记者 徐巧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