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国际案例看“疑罪从无”原则

2013年08月15日 16:00 来源于 财新网
法国运用《加强无罪推定保护法》;英国恪守“严格责任”原则;美国尽量公开庭审信息

  【财新网】(实习记者 胡文燕)中央政法委近日出台意见,特别强调不能因舆论炒作、当事人及其亲属闹访和“限时破案”等压力,作出违反法律规定的裁判和决定。媒体报道如何划定自由边界,法官如何平衡公众知情权与司法独立,引起各界思考。

  纵观国际,各国政策制定者多以媒体多元化和司法独立为前提,经过公开理性的辩论,司法和媒体共同反省,分析经典案例,从而达到良性互动。其中不乏良策,可以借来明鉴。

  法国斯特劳斯-卡恩性侵案

  2011年,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因性侵指控被美国警方逮捕后,5月16日首次亮相。在纽约警察局门前,疑犯斯特劳斯-卡恩戴着手铐被警察押送的照片和影像,登上各大媒体头条。

  法国视听媒体监管机构视听最高委员会(CSA),第二天便发表声明,要求媒体克制,重申2000年6月15日颁布的《加强无罪推定保护法》,媒体违法刊登疑犯戴手铐的照片,将面临罚款;并强调“言论自由和公众知情权可能导致此类照片伤及当事人尊严”。法国媒体刊发照片时谨慎,销量最大的报纸《西南报》选择不刊登斯特劳斯-卡恩被押送的照片。

  在尚未判决的6月6日,法国视听最高委员会向一家知名私立电台RMC开出第一张罚单。在一档节目中,电台主持人要求听众通过电话,短信或登录网站,对斯特劳斯-卡恩定罪表示看法。 法国视听委员会认为电台这一行为违反了1881年颁布的《新闻自由法》:对疑犯定罪和可能量刑进行调查和咨询者,面临1.5万欧元罚款。

  最终纽约检方放弃对斯特劳斯-卡恩的刑事起诉。2012年12月斯特劳斯-卡恩和酒店女雇员达成民事和解。

  该性侵案中,媒体舆论监管的复杂之处在于,如今全球化和网络化正改变媒体视野,虽然法国媒体无权发布斯特劳斯-卡恩戴着手铐的照片和影像,但并不意味着这些画面在民众视野中被屏蔽。

  除此之外,法国法律以“影响法庭秩序”为由,禁止在审判庭拍照和摄影。涉及嫌犯的报道,法国媒体多选择刊登素描而非庭审照片。对于未成年人的审判,媒体报道不得透露其身份或任何可以推测到其身份的信息。

  英国杰弗里斯案

  英国1981年《藐视法庭法》规定,当警方正式逮捕嫌犯,各项法律程序启动时,“严格责任”(strict liability)原则也立即生效。“严格责任”原则是指,只要原告能证明媒体言论失实,就推定被告媒体有过错和导致了损害。

  2010年12月在英国西部的布里斯托尔市一名少女被杀,她的房东退休教师杰弗里斯(Christopher Jefferies)被警方带走审讯。杰弗里斯被带走的那一刻,意味着“严格责任”原则立即自动生效,媒体对杰弗里斯的报道应谨慎克制。

  但在杰弗里斯被关押审讯的三天中,他的头像登上各大报纸头条。媒体报道连篇累牍,《太阳报》打出《怪人杰弗里斯》的标题夺人眼球,《每日镜报》不乏《被拘房东曾偷窥房客》等导向性极强的报道。

  最终案件的另一嫌疑人于2011年1月被拘捕并承认过失杀害死者,并最终以谋杀罪判刑。

  杰弗里斯以诽谤罪,将八家媒体告上法庭,进行精神损失索赔,后八家报纸同意赔偿,并在头版向杰弗里斯致歉。同一天,英国高等法院以藐视法庭对《太阳报》《每日镜报》分别处以1.8万和5万英镑罚款。

  美国辛普森杀妻案

  1981年开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钱德勒诉佛罗里达州案中裁定,各州可准许摄影摄像机进入法庭。美国联邦最高法庭仍将摄影摄像机拒之门外,但为表明司法公开的态度,最高法院开始在庭审之后,将言词辩论记录全文发布在官方网站上,所有判决意见也可在宣判后第一时间在网站上查到。

  美国全天候24小时的有线法制频道的Court TV于1991年成立,目的是向公众反映法庭审讯案件的真实情况,以帮助观众了解司法程序。1994年,Court TV对震惊全美的橄榄球明星辛普森凶杀案审判的详尽报道,曾经把该频道的收视率推到高潮。

  1994年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OJ Simpson)杀妻一案是美国历史上“疑罪从无”的最大案件,体现出美国司法制度对程序公正和确凿证据的重视。

  对审判进行现场直播,一方面使人们对司法程序和法治的具体制度有了直观的了解,成为普及法律知识的最大课堂;但在同时,此类法制频道会为提高收视率挖掘多方信息,可能导致当事者过度曝光甚至个人隐私受到侵犯。

责任编辑:李增新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