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李雨谦)8月15日,财政部、央行举行500亿元3个月期国库现金定期存款招标,中标利率比上期明显升高,同日发行的逆回购招标利率持平于较高位,显示出市场资金短期略紧。
本期国库定存操作量500亿元,期限3个月,中标利率为4.69%,明显高于7月18的最近一期同品种中标利率4.30%,不过低于7月11日的中标利率5.01%。说明银行对资金量的需求依然较大。
同日,央行还开展了28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4.10%,持平于上一期同品种逆回购利率,处于相对高位。
本周二(8月13日),央行曾进行了1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此外,周一(8月12日)还对到期的2010年第69期3年期央票进行部分续做,续做规模755亿元。至此,本周央行公开市场预计将净投放资金475亿元,加上国库定存,本周共投放资金975亿元。
但此举对流动性的影响不大,市场资金面偏紧局面延续。8月15日上午,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利率隔夜及7天期分别上涨至3.60%和4.00%,前者上升60个基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3个月以内短期利率有涨有跌,隔夜下降而7天期品种反弹。
申银万国债券分析师屈庆认为,下周开始进入8月下旬,资金可能存在月末周期性波动风险,同时8月底还将再次面临3年央票到期续做的政策观察窗口。从政策面看,公开市场上“放短锁长”的组合操作,实际反映央行对目前经济并不担心,央行紧缩态度实际比市场预期的更加坚决。
中航证券债券分析师韩飞鹏表示,当前资金面不确定因素较多,市场预期仍不稳定。“钱荒”过后机构资金操作模式出现紊乱,反过来又影响资金市场预期,出现负面预期强化效应,导致资金面悲观情绪长期存在。
在他看来,央行通过锁长放短,一方面适当提供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平稳,另一方面迫使商业银行增加备付,推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自我调整,纠正期限错配乱象。由此推断,央行锁长放短基调将维持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