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牛栏关不住猫” 反腐基石在制度

2013年08月16日 20:12 来源于 财新网
国家发改委就刘铁男涉嫌腐败问题的内部通报中指出,“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笼子扎结实,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缝隙太大,猫可以来去自如”

  【财新网】(见习记者 闻静)一、本周关键词:“牛栏关不住猫”

  上周,新华社报道了中共中央纪委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刘铁男,因严重违法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对刘的党内审查已经结束,开始移交司法机关。但关于此案的党内讨论却仍在继续。

  本周一(8月12日),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做客人民网,在访谈中回答了主持人关于刘铁男一案的看法。张国宝表示,在“过去我们就觉得他非常高傲、刚愎自用”,而且,“因为长期没有在基层工作”,“对基层的情况基本不大了解”。

  作为国家能源局的一把手,刘铁男没能按照惯例成为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还落选了全国政协委员候选名单。张国宝透露,这“和广大干部的反映有很大的关系”。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日前,正在河北度假的中央主要领导人也以此案举例,指出“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笼子扎结实,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在发改委通报中,也有类似的内部警示:“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动也不动。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笼子扎结实,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缝隙太大,猫可以来去自如。”

  早在今年二月初,求是杂志社的《红旗文稿》就曾刊登《牛栏关不住猫——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务须细密》的政论文章,认为“反腐败,基石还是在制度。”此次中央主要领导在河北的讲话,也借刘铁男案,谈及制度层面的思考。一年来频频落马的高官也透露出执政者的反腐决心,但根除腐败还需扎牢制度之笼。

  二、要闻盘点:

  渎职侵权案件立案侦查8千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本周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案件公布了统计数字。新华社8月15日报道,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5706件8048人,其中县处级以上领导渎职侵权犯罪要案250人。上半年,各级检察机关反渎部门突出查办严重损害群众合法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人身权利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共受理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线索4713件,立案侦查4288件6007人。

  1800万贿款主动“归公”是否算受贿?

  8月14日,安徽萧县原县委书记毋保良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他被指控在担任萧县副县长、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等职务时,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2038.9万元、美元4.2万元、购物卡6.4万元以及价值3.5万元的欧米茄手表一块。

  有意思的是,收了太多的钱,也让毋保良内心感到惊恐。在收受钱财后,他将大部分财产,交存于萧县县委办和招商局,其中,招商局存放1562.2万元,县委办存放人民币228.1万元、美元4.3万元、33张购物卡、3块金条以及手表、项链、戒指等贵重物品。这两项共计1790.3万元。

  这部分钱实际上扔归毋保良支配,但在庭审中,这两笔交存的巨额财物,到底该不该计入受贿款项中,成了控辩双方交锋的焦点。辩护人认为“交出去了,就不是占为己有。”而公诉人则坚持:“法律规定的上交,是交到财政账户或纪检机关廉政账户。财物一旦上交,就应该完全脱离个人的控制和支配。”最后,法庭没有做出当庭宣判,将择期宣判。

  衡阳曝土地窝案

  据红网长沙8月13日报道,衡阳市纪委对该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谢双喜,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李秋贵,市冶金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纪委书记徐靖,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董华坚,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刘斌、副主任周志刚涉嫌违纪问题立案调查。

  这是湖南衡阳土地问题牵出的窝案,共涉及国土局、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5部门、公司,共六人。

  人民日报批“过度职务消费”

  8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过度职务消费成不装腰包腐败》揭露“部分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呈现出铺张浪费、挥金如土的恶性态势”,对“一个地市级副职每年职务消费40万元以上、经济好的要100万元以上”造成的公共财政浪费,提出“亟待重拳遏制”。

  文章指出,“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名目繁多,超标换车,违规买房,一餐吃个几万元都不在话下”。并且,“公费医疗造成的浪费不亚于餐桌上的浪费”。还提出,需要“用刚性制度遏制职务消费乱象”。

  三、一周言论

  “牛栏关不住猫”

  相传,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落马”后曾说过,“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对我而言,如同是牛栏关猫,进出自由。”

  “你尽管报”

  广西桂林龙胜县领导在酒店公款吃喝被企业负责人爆料,当有记者到酒店时,该县县委书记唐天生大声道“你尽管报!”。8月13日,县委书记唐天生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免去县委书记职务。

  酒企利润增速下降与抑制三公经费“无直接关系”

  高端白酒等涉“三公”消费类的上市公司业绩呈现集体下滑态势。专家认为,“三公”经费的压缩让背靠政府消费的企业遭遇寒冬。8月14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路政闽则表示,上半年酒企利润增速下滑的状况主要是由于酒品价格理性回归,和抑制“三公消费”并无直接关系。

更多报道详见【专题】反腐纪事
责任编辑:段宏庆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