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标普:不应以资本管制限制资本流出

2013年08月23日 16:10 来源于 财新网
多数亚太地区国家,有能力应对资本流出的破坏性效应,同时不让经济大幅放缓或出现长期的金融市场波动

  【财新网】(记者 王力为)近期资本流出亚洲新兴市场将致融资成本上涨、汇率波动加大,但用资本控制等政策应对将带来更大风险。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8月22日发布报告称,多数亚太地区国家有能力应对资本流出的破坏效应,而不让经济大幅放缓或出现长期的金融市场波动。

  标普信用分析师唐金恩(Kim Eng Tan)表示,可能的结果是,在融资成本温和上涨情况下,经常项赤字较高国家的增长前景将趋于黯淡。

  过去几年的资本流入,让亚太地区国家的外部负债高企,并导致这些国家维持较高的投资率。在欧洲和美国经济状况好转、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预期加大的情况下,资本已出现流入放缓、甚至净流出的现象。

  目前,澳大利亚、韩国、新西兰等国已通过其银行业显著减少了外部负债。但印度和印尼两国,由于投资对其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仍在挣扎于维持较高的投资率。过去五年,两国的投资占GDP的比重维持在30%上下。

  近几个月,由于资本流入放缓,两国融资成本已显著上升。印尼政府6月发行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比4月的高出200个基点,与同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较为稳定的融资成本形成了鲜明对比。

  标普报告指出,印度和印尼的经济放缓,将在未来两三年内逐渐显现。短期内,对两国来说最大的威胁是试图依赖资本管制限制资本流出。随着资本流入进一步放缓,这一政策举动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明年两国的选举,进一步增大了政治家采取这一措施以维持增长的可能性。”标普预测,一旦实施这一举措,其后果可能比允许资本流出所造成的经济放缓更为严重。

  这一措施最合理的解释是为政府进行结构性改革争取时间。但是,一旦投资者察觉,并没有多少结构性改革伴随这一政策措施,市场信心和融资环境将急剧恶化。

  “最大的威胁是人们自身的恐惧”标普报告强调,这或许是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所面临风险的最好概括。  

责任编辑:王长勇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