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崔筝)据新华社报道,受黑龙江干支流来水及俄罗斯结雅水库、布列亚水库泄流影响,黑龙江干流嘉荫以下江段水位持续上涨,其中干流堤防的萝北县柴宝屯段、同江市八岔乡段接连发生溃坝,目前尚无人员伤亡的通报。
8月22日1时40分左右,位于黑龙江省萝北县肇兴镇柴宝屯段的黑龙江堤防发生决口,决口宽度在20米左右。
在柴宝屯段江堤决口之前,黑龙江有关方面已经做好了修建第二道堤防的预案。黑龙江省水利设计院副院长王波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溃坝发生后,当地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就立即抢修,用12小时就抢修出了7公里长的第二道防线,使10万人和260万亩农田免受洪灾。
8月23日8时30分左右,距萝北县溃堤处 溃坝300余公里的黑龙江同江八岔乡段堤防再次发生约70米长的溃坝。至24日中午,溃坝长度扩大至200多米。
据报道,有当地村民看到大堤先是出现了管涌,后来水势越来越大,最终把堤坝冲毁,大坝决口目测约几十米。同江市水务局办公室主任王斌向新华社介绍,溃坝的黑龙江堤防为位于八岔乡的一处农堤,此堤的建设标准为20年一遇。
据报道,该段堤坝是在民堤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加高培厚,后加坝体多为沙性土质。今年入汛期以来,黑龙江沿线始终高水位运行,堤坝经洪水浸泡时间目前已超过100天,溃堤前该处水位已超过历史最高洪水。
万幸的是,上述两处溃坝发生之时,由于当地政府已经提前转移群众,目前并未有人员伤亡的报告。
黑龙江干流洪水还使部分文物受损。位于萝北县,藏有东北虎标本等大量珍贵文物的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已经进水,全馆约5000件文物展品面临险境。“恐龙之乡”嘉荫县的恐龙化石发掘点也被淹。
由于嫩江、松花江、黑龙江发生流域性洪水,一些防洪标准相对较低的堤坝管涌、渗漏等险情不断,甚至出现溃坝。针对严峻汛情,黑龙江省已累计紧急转移群众23万多人。据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截至22日12时,黑龙江省共有17个市县、6个农场和53段堤防出现险情6006处,长度223公里,占堤防总长度的8.2%。其中,黑龙江干流8个市县、4个农场、30段堤防出现险情5203处,长度165.4公里,占堤防总长度的26.43%;嫩江、松花江干流堤防亦出现多处险情。
黑龙江是中国三大河流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分界河。该河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东麓,在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形成,经过中国黑龙江省北界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南界,流入鄂霍次克海鞑靼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