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市场】(财新专栏作家Philippe Brugere-Trelat Andrew Sleeman)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她才打喷嚏时,许多其他市场就会感冒。早前该国的短期贷款利率急升导致投资者开始流鼻水,也有一些投资者由于担心其增长率而开始看淡中国市场。然而,许多投资者可能忽略了现正发生在中国经济上的一些强大的宏观经济长线变化,最终可能会提高其健康水平。而且,他们可能正忽略一些具有良好的长期潜力且被低估的股票。
中国的新领导层显示出对改革的关注,以及对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容忍度。总理李克强明言,取得更强劲和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是改革而非依赖刺激措施。政府的举动似乎吓怕了很多投资者,令他们转移至日本股票市场。不过,我们对中国的长线前景较为乐观,对日本的改革措施则保持谨慎。因此,我们尝试借着市场反应负面的时机,在较为吸引的估值水平上投资于中国企业和在中国市场有显著业务的外国企业。
由下而上的个別股票基本因素分析是互惠系列投资过程的基础。不过,我们认为像中国这种长期性、以宏观经济为轴心的主题可以成为普遍且具有庞大潜力的催化剂,其效果对估值偏低和被忽视的股票尤为显著。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是该国由投资和出口主导的增长模式转移至由消费主导的其中一个重整阶段。银行体系脱媒以及资本市场更趋平衡,即让资金成本由市场决定,是重整经济的必要阶段。股市方面,改革是提高估值潜力的重要一环。然而,与其他在过去数星期受惊的投资,我们亦明白有关改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把好处反映在经济和股票的价值评估上。
新政府的大部分措施均是延续或加快现有政策,例如推动城市化的措施,便有望进一步增加消费开支。根据这些潜在的改革措施,以及目前强劲的薪酬增长趋势和正在膨胀的中产人口趋势,我们发掘了十分吸引的机会。其中一个感兴趣的范畴是汽车业,特别是汽车代理公司。很多投资者依然把注意力集中在新车销售增长,但新车销售增长有可能因国家经济和可能出台的污染管制措施而放慢。我们被汽车服务业的庞大收入潜力和刚刚抬头的二手汽车市场所吸引,两者的毛利率均高于新车销售。另外,由于企业致力于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广告业亦是另一个感兴趣的领域。 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及解除对利率管制的步伐会令保险产品更有吸引力。此外,退休金、存款以及医疗改革亦有望增加保险产品的需求。基于这些有利的增长前景,我们正紧密留意人寿保险公司。
日本政府刺激经济起死回生的改革令不少人感到振奋,从初步迹象看来,其改革效果亦大于中国近日的措施,但在投资时应着眼长线前景。近日日本股票的升势主要由流动资金增加及日元转弱带动。换句话说,市场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价值重估,但从企业的层面看来,业绩前景相对没有发生根本的明显改变。我们亦要指出,像日本这类天然资源不多的国家,出口增加的效果可能被原材料入口价格上升而大幅抵销。此外,日本股票的估值无论从绝对值角度出发或者与中国相比,均已不是有吸引的水平。因此,我们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在由中国更有系统的改革所带来的机会。我们认为,与过去多年相比,现在的估值更具吸引力。
Philippe Brugere-Trela为富兰克林邓普顿执行副总裁、互惠系列投资组合经理,Andrew Sleeman为互惠系列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