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李迅雷:新兴市场前景不乐观

2013年08月27日 07:46 来源于 财新网
新兴市场缺乏核心竞争力,且外汇储备较少,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背景】近期,印度、印尼等新兴市场股市普遍下跌,货币贬值,担忧亚洲金融危机再现的情绪弥漫市场。

  8月20日,香港、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台湾等亚洲新兴市场主要股指均出现下滑,多个地区的货币也有贬值趋势。其中,印度股市近三日累计下跌近6%,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9%,卢比贬值3%;印尼股市近三日累计暴跌11%,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升破8%,印尼卢比也贬值3.4%。8月22日,美元兑卢比汇率上涨至65之上,较之5月初的水平,卢比贬值已经接近20%。

  印度央行和政府频繁发布政策,限制海外汇款和投资额度,上调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进口税。为了稳定币值,印度央行甚至立刻扭转了立场,将边际贷款工具和银行利率从8.25%上调至10.25%;印度央行还在国债市场中频繁进出,避免资金利率因为资本外流飙升。

  新兴市场为何出现暴跌?未来走势如何?该怎样应对危机?

  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分析指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国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本身就比较疲软。

  李迅雷分析称,QE退出比预期要慢。从整体来讲,美国经济复苏也不稳固。美国的去杠杆化主要是由于资产升值而导致的。例如美国居民部门的负债率下降,主要是因为居民资产升值。如果美国QE退出,则意味着居民资产贬值。资产一贬值,美国杠杆率又上升了。基于这一点,美国还是以稳定本国经济为前提,来缓慢减少QE规模。

  他指出新兴市场未来走势也不乐观,因为总体来讲,新兴市场缺乏核心竞争力,且外汇储备较少。

  他认为,新兴市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像印度和印尼,虽然劳动力优势比较明显,但基础设施较差。全球产业的资本转移还是会继续。目前,中国产业正在升级,一些落后、低端的产能也可以转移到这些国家。

  虽然新兴市场动荡,但对中国市场影响不大,主要是贸易会受一些冲击。李迅雷称,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比较充足;另一方面,中国整个资本市场开放度比较低,无论是汇率还是利率,受外部冲击都较小。总体来看,市场有些担心过度。

  (财新实习记者 徐巧 采写)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