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美学者:中国养老保险应由中央统筹

2013年08月27日 11:52 来源于 财新网
保尔森中心的报告提出,现有分散化的结构下,行政障碍导致职工很难转移累积的养老保险;对地方政府来说,收缴权力和债务的双转移也属合理,因为目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债务比资产多

  【财新网】(记者 王力为)离预期中的今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不远,国内外研究机构相继就中国经济社会改革方案建言。近期,美国学者也加入其中,建议由中央政府统筹管理养老保险体系,同时接管地方政府已存在的养老相关债务。

  哈佛商学院高级讲师、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罗伯特·普森(Robert Pozen)通过无党派机构保尔森中心发表报告提出,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正面对人口结构、管理分散、资金不足和投资选择有限四大挑战。他就全面改革养老体系提出建议:其一是通过修改计划生育政策和推迟退休年龄来增加劳动人口。

  该报告指出:“人口红利使中国可以用目前的养老保险缴费来支持养老保险支出。但这一有利条件很快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逆转。”如果目前的人口政策没有大的调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近5:1下降到2050 年的1.6:1。

  他建议中央政府应收回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管理权,同时从地方政府接收该体系的所有债务,包括在“铁饭碗”时代承诺支付的历史遗留养老金。

  普森指出,中央政府有更充足的资源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城镇职工数据库。而现有分散化的结构下,行政障碍导致职工很难转移累积的养老保险。转移支付的困难和最少15年的缴费期,让很多人不得不放弃到另一个城市寻找更好就业的机会。另外,部分地方政府还允许单位将养老保险的缴费降至 20%以下。

  该报告指出,对地方政府来说,这一收缴权力和债务的双转移也属合理,因为目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债务比资产多。在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缺乏透明度和举债缺乏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地方政府挪用养老资金。

  他提出,应转向有前期资金保障的养老保险体系。目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用目前的养老保险缴费支付的。这一现交现付的原则下,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发现社会统筹的缴费不足以支付目前的养老金,于是纷纷从个人账户“借款”。国内智库的预测表明,个人账户的资金缺口已高达90%,普遍存在“空账户”问题。普森指出,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现收现付体系将很快变得不可持续。

  该报告建议,中央政府应考虑将养老保险体系转变为部分资金有保障的体系,分三类操作:1, 对于在划断日期(该报告以2017年为例)结束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实行全额养老资金保障;2,现有职工的养老保险实行部分资金保障;3,划断日期之后参加工作的新职工缴纳的费用,以及现有职工向个人账户缴纳的费用,应由中央政府明确规定不得被借用。

  普森指出,这些建议实际上并不会增加中国地方和中央政府的总债务。本质上,1997 年以前退休人员的历史遗留养老金债务只是从地方政府转移到中央政府,使更高效的运作成为可能;而1997 年以后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债务现在也存在,只不过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或正式记录。这些建议只是使目前隐性的养老保险债务显性化。

  该报告称,如果这些建议能被正确实施,2017 年以后累积的没有前期资金支持的所有养老保险债务将得到基本消除——大部分由单位和职工缴费支持。这些资金可以被放在单独的统筹账户,进行更有效的投资。

  为此,该报告最后建议,需要建立更好的长期投资机制。普森表示,社保基金应当建立一个更平衡的基金,其中一半资产用于投资多元化的优质中国债券组合,另一半则广泛投资于全球股票组合,包括相当比例的中国股票。相比目前只能购买中国国债或存入银行,这一平衡的基金在承担合理风险、追求更高收益的基础上,还可以为建立一个更加长期而不是以短线投资为主的中国股市创造条件。

  全文详见即将出版的2013年第9期财新《中国改革》

   【相关视频】

   打破养老金“七轨制”僵局
责任编辑:朱长征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