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梁建章:“单独”放开二胎应尽快尝试

2013年08月28日 09:29 来源于 财新网
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是放开后出生人数的短暂反弹,而是几年后新生儿数量的雪崩式下滑

  财新记者 王晓庆 实习记者 汪飞

  今年8月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多次释放“完善生育政策”信号,引发公众对放宽二胎政策的遐想,政策是否会从“双独二胎”调整到“单独二胎”,尤其令人关注。

  有媒体称:“单独二胎”政策有可能在近期重启,并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试行;同时,关于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正在酝酿中。消息甫出,奶粉、婴幼儿服装、玩具等婴童概念股受到追捧。

  携程旅游网董事长梁建章认为,全面放开二胎没有问题,尽管当前政策还不确定,计划仍待细化,至少“单独放开二胎”应当尽快付诸尝试,如果未来几年没有大的反弹,即可扩大范围、全面放开。他估计,即便取消生育限制,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也不会高过1.8。

  梁建章研究人口问题多年,曾卸下携程CEO一职、赴美数年攻读经济学,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人口和创业以及中国劳动力市场。近年来,梁建章致力于推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改革。

  财新记者:怎么认识放开二胎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梁建章:我主张全部放开二胎。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迫在眉睫的政策改革。人口衰减直接表现在年轻人口快速减少。未来10年中,20岁至25岁的年轻人将减少42%。年轻劳动力会减少,最终还会导致需求和工作机会减少。而远比劳动力暂时短缺要大得多的灾难,是人口规模持续性急剧萎缩,那时消费和生产将同步下降,投资意愿低迷,创新和创业活力大幅减缓。

  由于人口从出生到成长需要二三十年时间,生育率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会有几十年的滞后期。中国过去3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早年出生的大量人口。

  从人力资源成本来看,新进人口减少会导致人力成本上升。过去,劳动力的增加并不是靠新增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而是农村滞留劳动力流动所致。随着人口总量减少,通过人口流动补充劳动力市场的局面会出现变化。这一趋势不改观,等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退休时,形势会很严峻。

  财新记者:全部放开的话,会否引起“生育堆积”?

  梁建章:在没有生育限制的情况下,估计中国的自然生育率不会高过1.8(即平均每对夫妇生1.8个小孩)。如果在2014年完全放开生育(不只是放开二胎),未来5年生育率最高为2.3,而新生儿数量在其后5年测算为2600万、2300万、2100万、2000万、1900万。

  参考一下新加坡、台湾的情况。新加坡1988年从控制生育改为鼓励生育,反弹最高也才1.96,远低于对中国完全放开的估算。台湾从未有任何生育限制反而鼓励生育,生育率在2012年只有1.1。

  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是放开后出生人数的短暂反弹,而是几年后新生儿数量又会雪崩式下滑。原因除生育率在补偿生育结束之后会自然回落之外,还包括育龄女性急剧减少(出生人口减少,女性同时减少),这个大滑坡将严重恶化老龄化程度,加剧未来人口衰减。

  财新记者:人口数量增加,资源的承载力跟得上么?

  梁建章:资源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哪怕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多资源还是依赖进口的。就中国农业来说,是完全可以养活自己的。

  能源方面,新能源技术研发很快。我之前集中讨论过能源够不够用,我的观点是不能简单认为,二胎放开导致人口激增,继而导致能源紧缺。人口会不会激增暂不说,能源问题应该从其他角度来解决。例如,想办法降低清洁能源成本。

  相反,如果人口老化,政府财政恶化,反而会拖累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

  现在一些人的意识还停留在在农业或工业初期,其实资源并不是主要问题。

  财新记者:随着人口增加,“大城市病”会愈来愈严重么?

  梁建章:大幅减少中国人口并不能缓解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种种问题。实际上,人口众多的国家会形成更多的规模不同的城市,给人们提供更多选择。在中国,不喜欢北京或上海的人还可以去武汉、西安、沈阳、重庆这些大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几百万人,有各种工作机会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而在地广人稀的俄罗斯,除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外,其他城市的规模都偏小,生活单调。如果中国人口下降到几亿,有志向的年轻人更会涌入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百万人口的城市则会萎缩到几十万人,而很多中小城市更会衰败,让人们可选择的城市数量大幅度减少。

  城市拥挤与全国人口规模关系不大,但与经济发展水平关联性很高。经济越发达,越有意愿和能力改善居住和交通条件,让城市越不拥挤。

  中国大城市的拥挤程度在全球仅处于中等水平,比发达国家要高,但比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要低,哪怕这些发展中国家地广人稀。

  记者点评

  在新浪微博上,梁建章有两个认证账号:“携程梁建章”以及“梁建章关注人口问题”。梁建章是携程创始人之一,退二线数年后复出掌管携程,他近年来却在人口问题上频频发声,直指计划生育政策弊端。

  有人质疑企业家发表业务之外观点的动机和专业性,梁建章却坚持自己的课题研究和改革谏言。至于企业和课题之间的关系,梁建章称:如果放开生育限制,从短期经济影响来看,受益的是教育医疗等产业,对旅游产业的帮助是间接的,毕竟旅游产业的消费者涵盖各个年龄层次。

  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各界人士开始指摘计划生育政策,各方都期待人口政策出现调整。中国人希望,国家能够把生育决策权交还给个人和家庭。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