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全球市场二度调整

2013年08月28日 15:16 来源于 《财新周刊》
随着货币供应减少,投入更多以支持泡沫将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没有更多的钱可以被用来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或再平衡。这一矛盾将诱发经济崩溃

新兴市场处于风暴中心

  美联储逐步缩减量宽的预期正给新兴市场造成重创。自2008年以来,已有上万亿的热钱涌入新兴市场,引发了当地信贷的快速扩张以及资产的通胀,这些经济体被彻底泡沫化。其后,人们把经济实力看作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脱钩的标志,并把它当成了对与热钱相伴而生的乐观预期的合理解释。金砖国家这个概念迅速被市场热炒。这是新兴市场泡沫的标志,而且很可能是史上最大的一个。

  巴西和印度正处在热钱逆转这场风暴的中心。它们的货币在美联储宣布逐步缩减的可能性之后立即下跌了五分之一。它们如此脆弱的原因在于两国存在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一旦热钱撤出,它们就必须迅速消除这一赤字。实现这一目标的惟一手段就是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但是,这会造成通胀上升,并使利率也随之上涨。在多年的信贷快速增长之后,利率暴涨将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如果利率不上涨,通胀和贬值就会形成一个死亡漩涡。

  无论如何,危机将难以避免。

  印尼也正处于危机之中。尽管其经常账户赤字在近期才刚刚出现,其国内债务水平也很低,但是外国资金在其政府债券中所占比例过高,约为三分之一。随着外资撤出,该国利率将会上涨,股市随之下跌。但印尼的情况要比巴西和印度都好得多。它从15年前的危机中吸取了经验,没有过多的国外债务,其国内负债率也较低。

  我认为巴西和印度将受到这场风暴最大的冲击。如果类似1997年的新兴市场危机重演,它将肯定在这两个地方爆发。如果其货币继续下跌20%,危机就可能爆发。而其传染效应会把其他很多经济体也拖下水。

大宗商品国货币持续下跌

  澳元和加元等大宗商品国货币将继续下跌。即使美元保持稳定,这一趋势也将不可避免。这并不会导致美元升值,因为新兴经济体的美元储备随着热钱撤离新兴经济体将有所减少。这只会是伴随全球美元资产负债表萎缩的去杠杆化。如果美国利率上涨,在新兴市场的资金将会流向美国国债,从而导致美元升值。但在投入之前,人们希望看到美国利率的正常化。六七两月间,投机性的热钱推动美元快速增值,然而由于没有资金跟进,这一趋势很快便停止。预计2014年美元将强势回归。大宗商品国货币的持续下跌是由于其与新兴市场的联系。对工业用大宗商品的需求主要来自新兴经济体。中国是首当其冲的买家。由于全球热钱潮消退,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已急速下降。我认为在美国国债收益达到顶峰之前,大宗商品国货币不会探底回升。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