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基准地价上调推高房价?业界观点不一

2013年08月29日 11:07 来源于 财新网
行业人士认为,目前几乎所有土地出让都是溢价成交,基准地价上调与土地市场价格和房价关系不大

  【财新网】(记者 李雨谦)今年以来,部分城市上调了基准地价,一些省份正在进行基准地价的更新工作,人们担心此举可能促使房价进一步上涨,并令房地产调控陷入更尴尬境地。而行业人士称,目前几乎所有土地出让都是溢价成交,基准地价上调与土地市场价格和房价关系不大。

  国土资源部信息显示,从今年1月起,陆续有城市公布更新后的基准地价,如江西宜春市更新前的I级住宅用地价格为841元/平方米,更新后为1928元/平方米。

  另外,江苏徐州、江苏盐城、河北保定、黑龙江齐齐哈尔等众多城市,在今年年初或去年就已公布最新的基准地价,上调者居多。

  山东全省也计划,在今年年内完成基准地价更新的前期调查及后期审核等工作。

  针对财新记者关于基准地价上调会否推动房价上涨的询问,山东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国家设定基准定价的意义,在于合理引导市场定价,而不是市场定价反过来引导基准定价。

  基准地价是城镇土地分区域、分用途测算出的平均价格(含土地出让金),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价格,也是土地估价及有关部门制定各种土地费(税)的政策依据,而不是具体收费标准。

  国土资源部在其官网上称,基准地价是指导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和引导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是确定土地租金、土地使用税费标准的依据;是确定协议出让土地最低价和审核土地转让申报价格、政府收购价格、政府优先购买价格的依据。

  亚太城市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保存对财新记者表示,基准地价上调肯定会推动房价上涨。基准价格决定了以后拍卖土地的底价,它提升多少,就会影响土地地价提升多少,而土地地价现在基本上决定了各个城市的房价。

  他认为,基准地价上调的主要原因,是征地拆迁安置的成本暴涨,而不在地方债务压力。土地出让金收入在增多,但同时土地出让金支出也在增多。2012年,全国土地净收入只有400亿元左右。

  今年上半年,在全国政府性基金收支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722亿元,同比增长46.3%,相关支出14942亿元,净收入1780亿元。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对财新记者表示,基准地价只是参考线而已,上调对市场价格影响很小,成交价格还是由供求双方决定。同时,如果遭遇市场降温,开发商不买账,地方政府也无法多卖钱。

  中铁地产市场开发部部长娄英瑞对财新记者表示,基准地价是出让底价,现在起始地价都要高于基准地价,几乎所有成交的地价都是溢价成交,因此基准地价上调对土地市场价格和房价关系不大,市场价格最终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财新记者采访发现,此次调整基准地价可能属例行工作。此前媒体报道称,这是因地方政府偿债压力。

  山东国土资源厅发布的《关于开展2013年度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工作的通知》称,山东各地现行的基准地价至今年年底达到更新期限,有必要结合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市场变化情况,对现行基准地价成果进行适时调整更新。

  山东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向财新记者表示,国家有关规定原则是三年更新一次城镇基准地价,青岛上次更新是2010年底,到今年年底刚好三年。

  浙江去年公布的《基准地价更新管理实施意见》,对地方的基准地价更新条件稍有拓宽,但也有明确限制:三年以上未进行基准地价更新的市、县(市、区);当地地价水平变化已超过规定幅度的;原有基准地价采用的评估和更新技术路线以及基准地价内涵(概念)与国家规定不一致的。

  在基准地价调整过程中,县级和市级政府分别负责更新本级的基准地价。但在审核过程中,省级国土资源厅负责审核各市基准地价的调整结果,各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审核所辖县基准地价的调整结果。最后,所有基准地价的调整结果,都需在省级国土资源厅备案。

责任编辑:朱长征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