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田国立:利率市场化有利中行

2013年08月30日 16:46 来源于 财新网
中行净息差微升,未来将在资产业务方面,把更多的信贷资源配置到中小微企业及个人信贷方面,以抵消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财新网】(见习记者 吴红毓然)“(利率)放开对我们是有利的,我们一直在深水区游泳”。8月29日,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行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利率市场化对其有利。

  行长李礼辉也表示,中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中,已实行市场化定价的比重在中国银行业中为最高,其中负债基本占到42%。

  同日披露的中行半年报显示,中国银行境内净息差稳中有升,带动集团净息差达2.23%,比上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多数银行净息差逐步收窄,而中行净息差微升。对此,田国立表示,这主要几个原因:第一,负债结构优化,其中低成本的人民币活期存款日均余额所占比重上升至12%,同时高成本存款的总量占比不断下降;第二,优化资产结构,中小企业贷款及个人贷款提升,相关收益提高;第三,境外业务上半年发展较好,贷款所占的比重提高、存款成本下降。

  “我们预计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措施、政策会推出的越来越多,对银行的净息差会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田国立说。

  田国立指出,中国银行将转换客户结构,对大客户更多的是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做一些非信贷的融资业务;同时,加快资金周转,腾出信贷资源来支持中小微型企业、个人业务的发展。

  “我们既要调增量也要调存量,优化业务结构,通过这个平衡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净息差方面的压力”,田国立总结称。

  行长李礼辉也强调,未来将在资产业务方面,把更多的信贷资源配置到中小微企业及个人信贷方面,“总体上说,对中小微企业银行的定价水平会略微高一点,它可以抵消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同时,李礼辉指出,中行将进一步加快非利息业务及中间业务的发展。据半年报披露,上半年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了24%,手续费及佣金净额增长32.8%,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33.4%,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其中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结算与清算业务,托管和其他受托业务手续费同比分别增长60%、25%、13%和46%。

  “其实中国银行已经够大了,所以这不是我们追求的大的方向”,田国立指出,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多元化产品是中国银行的方向。

  同时,李礼辉指出,中行将积极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扩大。他表示,自去年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以来,中行首批做了三十几亿的项目,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成功做了5.37亿美元的资产支持证券。

  对于如何应对流动性紧张,中行副行长王永利指出,要重点关注外币占款的走向,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同时商业银行自身必须加强自己的流动性管理。

  “外币占款增减变化对中国的货币总量、对银行间流动性影响非常明显,我们高度关注外币占款的情况。”王永利指出,中行可以通过监控中国银行自己结售汇头寸的走势而预测整体的结售汇走势。

责任编辑:陈慧颖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