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李妍)作为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H7N9禽流感尚未寻找到成熟的治疗办法,也没有相关疫苗推出。
秋冬将至,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冯子健表示,H7N9禽流感病毒并没有完全阻断,仍然在禽类、鸡鸭中存在,如果人和它接触,仍会有感染发生。
冯子健介绍说,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有季节性爆发或消失特性,目前还不确定。“H7N9是一个新出现的传染病病毒,到秋冬季这样气候比较寒冷的时候会不会再次卷土重来,现在都还不清楚。”
根据公开报道统计,截至2013年7月21日,全国已确诊感染者133人,其中已有43人死亡,76人痊愈,病例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台湾、福建等地。
H7N7禽流感的传染源尚不明确,推测可能为携带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途径主要为密切接触感染禽类,通过呼吸道传播。冯子健表示,目前防控措施主要是减少人、禽间的暴露和接触,在病毒发生地关闭活禽市场,控制禽类交易和流动。“所有发生疫情的地方采取了这些措施以后,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证明这个措施也是有效的。”
中国疾控中心表示,进入秋季后,会加强人的病例监测,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另外,发生疫情的地方要严控活禽市场和交易,对检出病毒的禽群要进行捕杀。“主要还是坚持今年春季疫情防控的这一系列措施。”
H7N9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4月在长三角地区集中爆发,推测原因可能是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病毒自身基因变异可能是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导致高死亡率的原因。
8月7日,《英国医学杂志》报道江苏省疾控中心关于父女两人感染H7N9禽流感聚集性案例研究的有关问题,称H7N9禽流感可能“人传人”,引发关注。中国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专家已进行过充分的分析讨论,当时即认为这几起聚集性病例均不能排除有限的人传人可能,但这篇论文内容并不改变中国对该病公共卫生风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