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证监会认定光大证券补救措施为内幕交易(更新)

2013年08月30日 15:50 来源于 财新网
证监会将没收光大证券违法收入并处罚款,共计5.2亿元;对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采取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以及期货市场处罚

  【财新网】(记者 杨璐 杨娜 周群)证监会在8月30日下午召开的通气会上宣布,8月16日光大证券事件中采取的补救措施为内幕交易,光大证券董秘在中午的回应为误导公众。

  证监会将没收光大证券违法所得8421万元,处以五倍罚款,罚款金额总计约5.2亿元;对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分别给予警告,罚款60万元并采取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以及期货市场;对梅键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20万元;停止光大证券从事证券自营业务(固定收益证券除外),暂停审批光大证券新业务。

  对于光大证券已经持有的股指期货,证监会考虑允许光大证券卖出。

  经查,光大证券的订单生成系统中ETF套利模块的设计由程序员一人开发和测试,6月至7月开发完成,7月29日实盘运行,至8月16日发生异常时实际运行不足15个交易日。该系统的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均存在严重的程序设计错误。其中,订单生成系统中ETF套利模块的“重下”功能(用于未成交股票的重新申报),在设计时错误地将“买入个股函数”写成“买入ETF一篮子股票函数”。订单执行系统错误地将市价委托订单的股票买入价格默认为“0”,系统对市价委托订单是否超出账户授信额度不能进行正确校验。

  “光大证券的反向交易的行为如果发生在公告之后,在法律上是不存在问题的。证监会严惩主要是因为风控和管理问题,并不是因为内幕交易本身有多严重,要以此来警告证券期货行业要严格风控。”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说。

  “光大证券内控缺失、管理混乱,策略投资部的交易系统没有纳入到光大证券的风控系统中,策略投资部外购了软件后,自己又开发了订单生成系统,套利系统开发到上线运行,第15个交易出现问题,订单重下功能此前未被测试过。”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说,“光大证券不同于一般的交易案件,涉及跨市场交易,属于新型案件。”

  上述人士还表示,光大证券的交易资金来源属于其自有资金,光大系统本身发出686个亿的交易指令,被上海交易所的系统打回来一部分。

  8月16日11时5分左右,上证综指突然上涨5.96%,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等权重股均触及涨停。当日中午,光大证券董秘梅键称,公司并未异常。但当日下午,光大证券停牌;随后又在盘中发布公告,承认公司套利系统出错。

  8月18日,经证监会初步核查,上述股指大幅异动系光大证券自营账户巨量买入。光大证券自营部门的套利策略系统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并被连锁触发,导致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交所,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实际成交72.7亿元。

  同日,光大证券将18.5亿元股票转化为ETF卖出,并卖空7130手股指期货合约。

  在8月18日光大证券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梅键表示,光大证券当日做空是否涉嫌内幕交易或者违规还需咨询法务部门。

  梅键解释称当时自己并不知道此事,甚至都没有看盘,自己以朋友身份和一位媒体朋友交流,是个人的判断和猜想,不是表态,吃完饭后去公司核实。他还表示,事情发生太突然,因为事关重大,涉及的系统很复杂,自己要保证信息披露更加严谨,在时间上就有所延迟。

  光大证券董秘梅键表示,做空股指期货并非主观操作市场,而是为了最大程度减少风险的本能反应,是为被迫。

  8月20日,“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策略投资部门负责人杨剑波,被暂停职务并协助监管部门调查。8月22日,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接受徐浩明提出的辞去光大证券董事、总裁职务的申请,同意公司董事长袁长清代行光大证券总裁职责。

责任编辑:陈慧颖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