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林金冰)8月官方、民间两项PMI数据均显示中国制造业运行正在回暖,经济学家判断,这是政府稳增长政策驱动所致,后续“微刺激”政策若得以持续,经济有望逐步恢复平稳。此外,大企业数据好于中小企业、企业对前景仍持谨慎态度等问题值得关注。
今日(9月2日)公布的8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回升至50.1,终止此前连续三月的放缓态势。前一日公布的官方制造业PMI为51.0,比7月上升0.7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二个月回升,并达到16个月以来的高点。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判断,官方PMI数据表明经济增长态势明显改善。“总体来看,伴随着财政计划的加速实施以及新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小型‘财政刺激’,中国的整体经济走势出现了加速向好的局面。”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亦认为,官方PMI和汇丰PMI初值明显回升,说明6月以来的“微刺激”措施已经见效。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称,官方PMI回升超预期,主要是稳增长政策中投资的拉动所致,与“分规模看只有大企业指数好转”一致。
8月官方PMI中,与上月相比,大型企业PMI上升1.0个百分点至51.8,中型企业PMI持平,小型企业PMI下降0.2个百分点,后二者仍位于荣枯线之下。
鲁政委在分析官方PMI时指出,新订单指数回升是最主要的推动因素,内需是主要动力,外需订单升幅明显但低于订单总体升幅。新订单指数大幅回升,而生产、库存、就业等指数升幅不大,表明企业对未来仍持谨慎态度。
对于后续经济运行,刘利刚认为,往年过半财政预算会在下半年支出,今年也不例外,大约58%的预算资金会在今年下半年执行。政府也安排了一些额外的投资支出,这些支出将产生2000亿元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产出,相当于上半年GDP总量的0.8%。
他同时指出,因房价上升和需求旺盛,房地产投资明显反弹。新政府至今尚未推出新一轮调控举措,似乎表明政府对房价采取了更加容忍的态度。此外,尽管流动性状况仍较紧张,但市场波动已明显平缓,这也可帮助整体经济逐步恢复平稳。
屈宏斌建议,为了巩固企业和市场预期改善的苗头,防止2012年四季度回升仅维持一个季度的情景重演,现在仍须保持“微刺激”力度不减。稳增长能为调结构创造有利条件,且目前经济运行明显处于潜在增长率之下,仍有空间推行有选择性的“微刺激”而不引发通胀。他预计,未来经济可能在目前企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
结合近期指标,刘利刚认为经济出现一定的上升势头,维持2013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7.6%的预测,三季度经济增速料在7.5%左右。中金公司则将今年GDP增长预测从7.4%上调至7.5%,预计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反弹至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