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黄晨)继高盛于今年5月间沽清工行之后,又一家境外战略投资者作别中资银行。日前,美国银行宣布将所持的剩余20亿股建设银行H股作价15亿美元出售。8月底,这部分股票刚刚解禁,美国银行再次迫不及待减持且减持一空。
虽然建行董事长王洪章此前表示,美国银行抛售建行是出于弥补自身亏损考虑,而非看空建行。但事实上,建行虽然“日赚6.5亿”,但内银股尤其是四大行的H股股价连年低迷,此次抛售的20亿股在两年间几乎没有任何增值,期间只有分红所获不足2亿美元,这或许是美银急于脱身的一部分原因。
美国银行结缘建行始于2005年6月,即建行香港上市前夕。在上市前后的三年多时间里,美国银行共四度大规模增持,总计投入近120亿美元。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银行遭受重创,开始连续抛售建行股票以改善自身资本状况。最为突出的是2011年,当年8月29日美国银行所持255.8亿建行H股到期解禁,隔日即宣布抛售其中131亿股,三个月后又抛售104亿股,两次套现共150亿美元。
财新网统计,美国银行前后六度减持建行H股共套现约275亿美元,八年战投之旅为其带来的资本利得收入就有156亿美元,此外还有历年的分红收入。下图详细记录了美国银行参股建行八年间的注资和减持轨迹。
![]() |
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时承诺到2006年开放银行业的市场,中资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于是成为中外资银行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中行、工行、建行,交行、民生银行都先后引进了国际战略伙伴,包括高盛、淡马锡、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银行,美国银行等。
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境外投资机构自身业务普遍遭遇重创。同期中国金融企业的利润和资本市场回报显得异常丰厚,促使包括高盛、美银在内的多家机构投资者选择抛售所持中资金融机构股权。虽然名为“战略投资”,但参股中资金融企业对于境外投资者而言更多的是一项回报惊人的财务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