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大支柱
财新《新世纪》:你对欧洲银行联盟有哪些期待和担忧?
帕多安:没有银行联盟,货币联盟就不可能存在,特别是在银行业占金融业比例高达80%的情况下。这需要三大支柱——监管、危机处置和存款保险。目前很大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解决危机处置问题。
我们已开始建立以欧央行为核心的单一银行监管机制,但可能无法做到单一危机处置机制,对此我深表担忧。如果没有它,单一监管机制就可能被弱化。当监管机构根据适当的压力测试等结果,认定某银行需要处置时,监管机构必须知道,单一机制能够马上提供银行所需的财务支持。如果存在单一处置机制,就无需每次都经历冗长的政治谈判;这恰恰是欧洲自本次危机爆发以来,一直面临的问题。
目前讨论的欧洲银行处置机制,仍存在各国各自为政的风险。欧元区有单一的货币政策,却有几个不同的传导机制。如果欧洲银行处置机制的政策工具、财务支持仍是成员国各自为政,将进一步加剧市场分割。
因此,将政策重点从成员国跃升到欧洲超主权机构是必要的。如果我们真把货币联盟当回事,就必须这样做。逻辑很简单:货币联盟需要银行联盟,货币联盟涉及超主权政策,因此银行联盟也必须超越主权。这是欧洲一体化的优越性所在。如果未来10年欧洲一体化仍在推进,欧洲就能生存下去。这是不进则退的过程。
财新《新世纪》:你曾建议欧洲央行启动量化宽松政策,这可能吗?
帕多安:欧央行进行了许多创新,包括近期引入欧洲版的前瞻指引(forward guidance),我认为它是有益的。欧洲央行还可采取以下措施,实行某种量化宽松。首先,欧央行可与欧洲投资银行(EIB)合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抵押品支持,使欧洲投资银行有足够的意愿,为中小企业信贷提供担保。对此,欧央行可通过买入相关的信贷产品提供支持。这最终将增加中小企业融资。
欧央行还可通过普遍地在主权债市场进行跨境干预,提供更多支持。这不仅限于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s),它本身就是危机防范和处置计划,而是有点类似IMF预防性计划(precautionary program)的欧洲版。如果普遍实行,就可促进主权债市场发展。
我将这些建议提出来,其实自己也犹豫再三,因为必须面对现实:我们并不知道市场将如何反应,甚至连市场也不知道如何应对。这对任何人都是全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