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 李拉亚)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经济中的一些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美国经济,也影响全世界经济,把世界经济拖入一场经济危机中。危机发生后,美国经济界痛定思痛,制定了严厉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世界各国也纷纷跟进。然而,各国金融制度不尽相同,金融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阶段也各有春秋,各国应该实行怎样的宏观审慎管理,就值得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和方式。当然,导致宏观审慎管理的起因来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因此研究美国的这次金融危机,发现美国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学习美国针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宏观审慎管理的理念、制度和方法,可以作为其他国家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重要参考。
中国经济中也出现了房地产投机行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出现了投机资本冲击市场的情况,特别是海南岛和北海的房地产泡沫。中国经济学界在那时就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涉及宏观审慎管理的思想。因此,宏观审慎管理的理念,并不完全出自于国外。本专栏将结合中国经济1993年的一些具体情况介绍宏观审慎管理的有关概念和内容,这样更有助于结合中国国情理解宏观审慎管理。
最近十余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一路上扬。尽管政府出了许多调控措施,但被有些人称之为“空调”,房价是边调控边上涨。当然,如果不调控的话,现在房价会高得多,中国面临的系统风险也会严重得多。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正在形成的泡沫,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怎样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审慎管理?进而怎样对金融系统和经济系统进行宏观审慎管理,就不仅仅只是一个理论问题。
中国经济中除了房地产泡沫会导致的系统风险外,还存在其他系统风险吗?如果存在,怎样对这些系统风险进行宏观审慎管理,怎样通过宏观审慎管理化解这些系统风险,也值得我们研究。
进一步而言,经济中的系统风险是否都可以通过现有的宏观审慎管理方法来防范和化解?宏观审慎管理着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领域的系统风险,其目标是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如果其他经济领域(如地方政府债务)也存在系统风险,那么应通过什么样的理念、制度和方法来防范和化解呢?我们应该怎样来维持整个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呢?
回答上述问题,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宏观审慎管理目前还只注重于方法制度的建立,还缺少一个理论基础。19世纪欧洲国家反复出现的经济危机,出现了马克思经济理论。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后,出现了凯恩斯经济理论。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的滞胀,凯恩斯经济理论失灵,出现了新古典经济理论。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新古典经济理论也不灵验了。新凯恩斯经济学派也同样无法解释这次危机,同样也开不出有效的治理药方。一切还在探索中。经济界虽提出了宏观审慎管理的理念、制度和方法,但还有待一种新的经济理论问世。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研究,包括对其基础理论研究,应是中国经济理论界和政策界的一项重要任务。房地产泡沫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膨胀应是目前宏观审慎管理研究的焦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均受这两个问题困扰。█
作者为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教授,本文为其《中国经济宏观审慎管理问题》系列文章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