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见习记者 闻静)又是一年开学季。教育部出台文件,要求划定“师德红线”,各级教育部门制定师德考核办法,学校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教师资格注册、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9月3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要把师德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制定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办法。
近年来,教师虐待学生或性侵学生的丑闻频发,这暴露了教师行业的职业道德与监督约束机制存在重大缺陷。2013年5月8日,海南万宁发生“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此后20天内,媒体曝光了8起校园猥亵、性侵幼女事件。
《意见》称,“近年来,极少数教师严重违反师德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因此,要“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师德考核办法,学校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教育部明确,师德考核“采取教师个人自评、家长和学生参与测评、考核工作小组综合评定等方式”。师德考核结果一般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特级教师评选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此外,《意见》还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及时获取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将违反师德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规范师德惩处,坚决遏制失德行为蔓延”。
为规范师德惩处,教育部将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禁行性行为,并提出相应处理办法”。对危害严重、影响恶劣者,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建立问责制度。
新华社记者引述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的解释称,“用一个文件想管住全国所有老师是不现实的”。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把师德建设纳入教育评估督导体系。比如,把师德考核与教师资格注册相结合。
教育部在9月3日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5年一注册的制度。教育部官员介绍说,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2011年已在部分省份启动试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可在教师资格注册时加以限制。
师德考核如何与法律规范衔接依然存在问题。民间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对媒体表示,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侵害学生权益、不准体罚学生等。如再把这些法定条款纳入师德规范,其实是降低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这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