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倪伟峰)尽管叙利亚并不是此次G20峰会的主题,但随着美国对叙利亚动武的可能性逐日增大,媒体对该议题关注密切。
9月4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通过了一项议案,授权总统奥巴马对叙利亚采取有限军事打击。众议院也将在下周对该议题进行投票。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奥巴马已经获得了不少华盛顿关键人物的支持。
因此,人们将从夹在华盛顿参众两院表态期间举行的G20峰会上,得出国际社会对叙动武立场的结论。此次参加G20峰会的国家中,不仅有美国等发达强国,也有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另有东盟和非洲联盟等国际性组织。毫无疑问,这些与会国家和团体中,有不少和叙利亚有关(如非盟)。
从目前各国的态度来看,美国和法国已经明确表示了强硬的动武立场。俄国总统普京本周警告称,若西方国家一意孤行,“将会造成严重后果”。而在联合国安理会中与俄罗斯立场接近的中国,则一直强调中方反对任何一方使用化学武器,呼吁国际社会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叙国问题。
事实上,南非和阿根廷已经明确表示并不赞成任何国家绕开联合国对叙利亚进行军事行动。墨西哥和巴西两国虽未明确表态,但由于近期和美国就斯诺登事件公布出的监听丑闻纠缠不断,两国或许不会给奥巴马太多支持。另外,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的立场目前也还并不清楚,而上周英国议会的投票已经大大削弱了美国“最铁盟友”英国的支持。
这也就说明,并不是美国的所有盟国都会对奥巴马总统武力打击阿萨德政权予以支持。美国的邻国加拿大,还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等欧盟国家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比如德国,就在总统默克尔的新闻发言人两周前暗示德国支持武力袭击叙利亚后,上周却改口称“尚无计划”。
今年是默克尔的竞选年,因此这样的决定也和她的政治前途密不可分。另外,意大利也已经明确表示,若没有联合国授权,该国并不支持动武。外加参加此次会谈的还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他已经明确表示,单纯的武力并不能解决问题,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才是动武的法理依据。
因此,奥巴马的说服工作并不容易。他需要有纯熟的技巧,通过人们对叙利亚受害平民的同情和人道主义立场来告诉与会领导人,为何此时的武力打击要比外交渠道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