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汪苏)2亿多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待进入市场,权属清晰是基础。日前,国土部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
地籍调查是确权的基础,主要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要对农村范围内包括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在内的每一宗地的权属、界址、位置、面积、用途等进行调查。查清后须进一步解决争议,明确权属并登记颁证。
目前国家推进的确权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及集体建设用地(含宅基地)、农地的使用权。所有权确至集体,工作相对容易。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此前通报,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率为97%,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基本完成,工作继续深化细化,绝大多数地区已经进入成果检查验收和阶段性总结阶段。
国土部表示,在已基本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基础上,尽快组织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调查和宅基地调查,全力保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不过,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须确至具体使用人,现实情况复杂,任务艰巨。据悉,由于存在大量未批建房、宅基地面积超标等现象,而这种“违规”的形成又有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目前的登记方式很多农民并不认可,工作推进起来十分困难。
胡存智表示,要对地方普遍反映的宅基地“一户多宅”、违法用地多、私下交易、改变用途和集体建设用地主体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确权登记发证的相关技术、政策、规则和步骤。
而经费不足、地方以及一些村集体、农民积极性不高也是确权推进困难的原因。许多专家表示,目前,农民的土地权利不完整,入市不自由。确权须和赋能配套,惟有给农民土地交易、抵押等更多的权利,让确权有用,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