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车皮寻租拉下苏顺虎

2013年09月07日 19:25 来源于 《财新周刊》
原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兼营运部主任苏顺虎受贿来源全部是货运渠道,其中来自煤炭运输的受贿款项占总受贿额的近一半

“车皮”寻租未竟

  祖籍湖北的苏顺虎与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是同乡。据知情人士透露,苏工作能力出色,刘志军对这位同乡甚是关照。苏在升任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前,曾在西南小局——昆明铁路局副局长任上短暂停留,随后被调回铁道部赋予重任。

  细究苏顺虎案,发现其受贿形式较刘志军案、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案更简单直白。起诉书亦显示,苏案与刘案、张案并无多少交叉点。苏顺虎的辩护律师郑福成对财新记者表示,“苏顺虎的案卷中没有出现刘志军,他与铁道部窝案无关。”

  但仅从货运一项,在点装费上,苏顺虎就涉嫌获得2400余万元贿款,其收受贿赂效率之高丝毫不亚于刘张二人。接受采访的多位铁路系统人士在谈到铁路货运点装费时,都称这是铁路顽疾的重中之重。

  煤炭运输中介公司是煤运资源紧缺背景下的产物。这些公司并不做煤炭生意,而是专门公关铁路货运部门,倒卖车皮运力指标。煤商和电厂并不和铁路部门直接交涉,而是将点装费给这些中介公司,由其从中运作。

  上述接近西安铁路局的人士称,运力紧张也有主观的人为原因。在索要点装费最猖狂的时期,某些铁路货运部门的人会故意以各种借口拖上几个月不发货;即便发了货,也要在运输途中拖延,让企业等得心急火燎,这时谁给钱就可获得及时发运的“通行证”。

  这位人士表示,苏顺虎仅是铁路货运体系既得利益者中的代表性人物。在全路货运体系中,依靠货运、点装费发家的“苏顺虎们”多如牛毛。抓住一个苏顺虎,可否震慑依附在这个体系中众多蛀虫?目前仍需要观察。

  一位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中铁总公司)人士也对财新记者坦言,苏顺虎受贿很大程度上与铁路运力紧张的时代背景有关。自2012年以来,随着高铁和客运专线的大量开通,中国铁路运力紧张形势大有好转,这就使点装费没有了可依附的载体,且当前推行的货运组织改革使车皮分配更加贴近市场需求,铁路货物运输中的行政审批也在不断减少,目前铁路货运市场的寻租空间已被不断压缩。

  中铁总公司自今年6月15日起正式推行货运组织改革。在财新记者就货运组织改革进行采访调查时,确有货主反映,货运一口价政策的透明化,让部分违规收费销声匿迹,货物运输成本有所降低。

  但另一位北京铁路局货运部门工作人士表示,当前铁路内部通过倒卖车皮寻租的空间虽有所减少,但并未绝迹。比如某些时效性较强的货物,先发后发对货主来说至关重要。这时货主只有暗中向关键人物送钱搞“点装”,才能迅速请到车皮,保证准时、准点、全额、安全地发送到达。

  他认为,目前铁路仍有许多运力被控制在少数权力人士手中。这些如苏顺虎一样的既得利益者,是铁路系统下一步改革的最大阻力。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