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腐败与行政垄断

2013年09月09日 17:20 来源于 财新网
大力发展私有经济来与国有经济抗衡也不是反腐的灵丹妙药

  【财新网】(专栏作家 陈立彤)最近,与垄断相关的大尺度腐败案件频频曝光,再次把腐败与行政垄断这个话题推到风口浪尖。从过去到现在,这实在是一个被谈得多得不能再多的话题,除了目前有关“中石油窝案”的集中报道之外,试举几例如下:

  案例一:2004年11月13日,人民网《腐败源于行政垄断》:华中电力原总经理林孔兴,与其家人非法牟利高达8286万元。

  案例二:2008年1月28日,新华—瞭望东方周刊《60人涉电力窝案折射垄断腐败生态》:2007年,湖南省电力系统经历了一场严重腐败灾害,涉及的范围广、职位高、人员多。仅2007年1月至5月,被立案查处的案件就有42起,高居湖南省各行业首位。据湖南检察机关调研,湖南省2006年以来被查处的82个电力腐败案件中,担任县、市(区)电力局正副局长的8人,供电所正副所长3人,电力实业公司正副经理15人,电力物资部门负责人6人,合计占查处总人数的39%。

  案例三:2011年10月24日,财新网《垄断滋生腐败又一力证:10位烟草局长的贪腐案例》:烟草业因垄断性质利润高,易生腐败。从“香艳日记”烟草局长韩峰到“最牛烟草局长”陈文铸,腐败案例不在少数,财新网收集了2005年以来的12起案例。

  案例四:2013年9月1日,新华网《“老子生产,儿子监管”:广东紫金教育局副局长开“父子店” 8年垄断校服供应敛财或过亿》。据报道,当地的校服生产以前由多家制衣厂承担。2005年开始,以规范校服生产和采购为名,该县实施校服供应统一招标。结果,蔡志涛父亲开办的爱格乐制衣有限公司中标,成为紫金县校服指定供应商。8年来,“父子店”以此牟取私利,坐拥4套房产和价值百万元的豪车。

  随着这些案件的频频曝光、案中人的前腐后继,另外两个问题变得难以回避:为什么?怎么办?

  对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指定并颁布了《经济合作组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该指引指出,国有企业的一些痼疾在于: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与国有资产出资人不到位的现象并存;大股东滥用控制权与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并存。一些公司决策机制不健全,透明度低,信息披露尤其在财务披露中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从而损害中小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的权利和利益。比如:1、对国有企业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应当确保国有企业和私营公司在市场上公平竞争,以避免市场扭曲。2、国家应该作为一个知情的和积极的所有者行事,并应制定出一项清楚和一致的所有权政策,确保国有企业的治理具有必要的专业化程度和有效性,并以透明和问责方式贯彻实施。3、国家和国有企业应该承认所有股东的权利,确保他们得到公平对待和平等获得公司信息。4、国家所有权政策应充分承认国有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并要求他们报告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5、国有企业应遵循高标准的透明度。6、国有企业董事会应该具有必要的权威、能力和客观性,以履行他们在战略指导和监督管理上的职能。他们应该诚实行事,并且对他们的行为承担受托责任。7、对私营企业开放垄断行业等等。

  当然,这些措施并没有在国内得到有效的实施,也许是因为中国不是经合组织的成员国。其次,这些措施即使在中国得到认可、实施,其结果也可能会是水土不服——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行政垄断不仅仅是《经济合作组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中所提到的独占国家命脉的垄断企业缺少有效的公司治理和监管(见上述的案例二和案例三以及“中石油腐败窝案”);而且还包括行政权力通过裙带关系延伸到私营企业,从而内外勾结以转移、攫取国有资产(见上述的案例一和案例四以及同样见“中石油腐败窝案”)。

  可见,大力发展私有经济来与国有经济抗衡也不是反腐的灵丹妙药——从案例一和案例四我们可以看出,私营企业以及貌似为了公平竞争的招投标制度都成了行政垄断下的蛋。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似乎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的那样,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这也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所说的那样:让政治权力服从于法治。

  对此,科斯解释说:……如果政治体制是透明的,如果权力由法律来约束,如果任何权力的滥用都可以追溯责任(自由媒体和独立司法体制,因而是需要的),那么腐败就不会威胁到秩序和稳定。不管是政治改革、法制改革,还是体制重建,叫法无所谓,中国必须让其政治权力服从于法治。

  科斯还说:我是一个出生于1910年的老人,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许多事情,深知中国前途远大,深知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

  “我今年98岁,垂垂老矣,不知道还能够活多久,随时都可能离你们而去。希望在你们,希望在中国。我相信你们是不会让我失望的!”(2008年7月14-18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科斯教授以98岁高龄,亲自倡议并主持召开“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