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生态蔬菜供应遇阻 富平称底线是不唬弄

2013年09月09日 11:44 来源于 财新网
市场之外,生产管理是中国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财新网】(记者 汪苏)创业之初便遭遇天灾等打击,生态农场面临产品断供。9月7日在秋季赏味会上,北京富平学校和日本守护大地协会共同创办的北京富平创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富平创源)管理层携农场骨干,向他们的消费者道歉。

  由于天津基地遭遇涝灾并导致部分大棚损坏、合作伙伴的湖南基地遭遇大旱,还有创业初期经验不足生产安排不周等管理方面因素,一些蔬菜品种少收甚至绝收,不能满足套餐式配送需要。农场面临断供。

  出于担心无法保障外部临时采购蔬菜品质,富平创源最终选择和消费者挨户协商,取得消费者谅解,暂时断供。据悉,供应有望于十一前恢复。富平创源可能会通过给予创业初期支持客户更多福利,补偿消费者。

  “这样至少表明我们不会从批发市场上进货。我们的底线是不唬弄。但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富平学校管理人员告诉财新记者。

  北京富平学校2002年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等人创办,旨在“创新社会投资 让服务惠及穷人”。2013年初,富平和有近40年有机农业经验的日本守护大地协会合作,投身中国生态信任农业,希望以此实现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任关系,使消费者吃到安全蔬菜的多赢。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高发下,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成为热点,不少机构、资本纷纷进入,但有机认证混乱、市场整体诚信度不高等始终困扰这个行业,市场上真假有机难辨。由此,着眼于建立生产者、消费者信任关系的生态信任农业、社区支持农业等模式或成为一条出路。

  透明性和可协商是生态信任农业的两大重要因素。生产者要公开生产标准、过程,消费者则一般会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消费提前付费,保障生产者的生产,并共同承担风险。双方并就生产方案、产品口感等充分交流沟通,筑建彼此的信任关系。7日富平的赏味会也是一次消费者沟通活动。其实,国际通行的有机认证本是对生产过程的认证,而非对结果的认证。

  不过,从目前来看,市场之外,生产管理是中国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上有其特定要求,销售上目前宅配是重要模式,相比于化学农业,对生产管理有更高的要求,对投身有机农业者提出严峻挑战。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