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屈运栩)中国和拉丁美洲金融机构称,除了传统的能源矿产行业,中国对拉美的投资已经开始进入基础建设领域,但需要更多投资形式。
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代表在9月10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拉美投资论坛上就中国对拉美投资的新领域作出讨论。
中国进出口银行代表成泽宇指出,中国能源和原材料产出有所放缓,另一边,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已经改变能源供应格局。上一轮由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周期告一段落。
此外,他指出,钢铁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将影响对铁矿石的需求和国内能源结构调整,中国和拉美合作结构也将从传统能源矿业向其他方向调整。
在国内需求转变的情况下,中国对拉美的投资最有潜力的领域是基础设施。成泽余表示,拉丁美洲除了南美地区和中美洲地区以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经验欠缺。而中国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模式。双方在供给和需求上符合。
此外,中国基建承包商可以从中国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解决基建需要的大笔资金问题。中国金融机构为承包商提供了非常优惠的利率用以购买基建设备。
国家开发银行代表李玉华则指出,中国对拉美基建投资可以关注道路,桥梁,铁路和电力等领域。她举例指出中国和巴西已经合作不少项目。包括使用工程总承包模式(EPC)建立火电厂,气管道项目。通讯方面,中兴和华为在巴西都有项目。中国金融机构都在当地提供融资。
美洲开发银行代表Bernardo Guillamon介绍,银行已经从中国央行拿到20亿融资建立投资基金。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拉丁美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他介绍,基金从今年3月开始运作,为同类基金的首次尝试。
参与讨论的金融机构认为,中国对拉美投资的主要方式是工程总承包模式,未来可以尝试PPP投资模式,以及和当地企业合作开发的模式。